】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CPI和PPI構成看全球通脹特征
http://www.crntt.hk   2021-11-13 09:00:30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11月4日,美聯儲會議決定開始縮減購債,但仍繼續強調導致通脹水平上升的因素是暫時的,這和多數市場人士看法不同。11月9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10月PPI同比上漲8.6%,和9月持平。同時,市場預期即將公布的10月CPI同比將上漲5.9%,加劇了市場對通脹的擔憂。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趙公正、郭芮文章表示,今年以來,受寬鬆財政貨幣政策、供應瓶頸、能源價格高企等因素影響,全球主要國家通脹水平上升至多年高位。目前來看,上述因素仍會存在且會繼續發揮作用。通過分析主要國家CPI和PPI的構成和通脹水平上升的主因,預計全球主要經濟體仍將保持較高通脹水平,並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

  多國已出現不同程度通脹

  文章介紹,一季度,全球主要國家物價水平出現上升苗頭。二、三季度CPI快速上升,遠超一些國家2%的控制目標;PPI大幅上漲,個別國家PPI漲幅甚至超過10%,為多年來的高位。綜合CPI和PPI兩個方面考慮,目前美國、德國、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國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通脹。

  先看CPI。9月美國、德國、加拿大、韓國、南非CPI同比分別增長5.4%、4.1%、4.4%、2.5%、5.0%,分別創2008年、1994年、2003年、2012年、2018年以來最高水平;法國、英國CPI同比分別增長2.2%、3.1%,和長期不到1%的漲幅相比已有較大漲幅;日本CPI同比也由負轉正。

  再看PPI。9月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巴西、南非同比分別增長8.6%、4.1%、11.6%、6.7%、14.9%、30.59%、7.8%。其中,美國、德國、南非分別創2010年、1975年、2016年以來最大單月同比升幅。

  和世界主要國家相比,中國CPI明顯處於低位,而PPI和發達國家相當,低於新興經濟體。總體來看,全球本輪物價水平的上升,在生產領域更為顯著,生產資料價格漲到多年來的高點,消費品價格也擺脫了長期低迷態勢。

  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根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關國家極度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是引發通脹的根源。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多國經濟陷入“停擺”。為刺激經濟恢復,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大規模釋放流動性,處於上游的大宗商品價格率先大幅上漲,中間品、消費品價格依次上漲,特別是隨著經濟快速重啟,供應阻滯而需求高漲,帶動物價水平快速上升。例如,美國自2020年3月開始採取了超強財政刺激計劃和超寬鬆貨幣政策。美聯儲持續大規模購債導致其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截至今年10月末,美聯儲資產規模較2020年初擴大105.0%,增加了4.4萬億美元。美國貨幣供應量快速增長,截至今年10月初,美國M2較2020年初增加了5.6萬億美元,增速達36.4%。

  成品油價格上漲也是推高CPI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國家,汽油占CPI權重較高,價格同比漲幅大,成為影響CPI上升的主要單一品種。例如,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南非汽油占CPI的權重均處於0.03至0.05之間。

  此外,能源、金屬、化工原料、木材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也推動PPI上升。具體來看,在能源市場,原油、天然氣等價格大幅上漲,抬高PPI水平。在美國,6月至9月能源價格同比增速均值為34.3%,其中液化石油氣(LPG)、汽油價格分別上漲103.53%、78.65%;能源占PPI比重為4.993%,月均影響PPI上漲1.35個百分點。此外,一些國家對傳統能源碳排放徵稅,也擴大了價格的漲幅。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