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汽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
http://www.crntt.hk   2021-10-07 08:19:01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中國是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到2020年,汽車銷量已連續12年排名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居全球首位。汽車產業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中國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約8.16萬億元,在近40個工業行業中位列第二;汽車類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十分之一。但也要看到,中國汽車產業同樣面臨著產能總量供給絕對過剩和有效供給相對不足的結構性問題,有著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的迫切需要,進一步推進汽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是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經濟日報發表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蔣自力文章分析,一方面,汽車產業產能供給總量絕對過剩。當前,中國汽車行業已經從增量競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中國汽車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汽車銷售2531.1萬輛。按照行業內年銷量每年4%左右的增長速度估算,2025年全國汽車銷量將達到約3000萬輛,2030年將達到約3700萬輛。與之相比,汽車產能已經過剩。有粗略統計,目前國內汽車產業總產能約為4600萬輛至5000萬輛,在不同的統計口徑下,這個數據可能還會更高。與此同時,增量的產能還在持續增加,一些“造車新勢力”積極布局新產能。據統計,僅2020年,全國至少有23個新汽車工廠正式投產或啟動建設,涉及產能近500萬輛。

  解決汽車產能總量絕對過剩問題,要從供給側發力。從鋼鐵、煤炭等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功實踐來看,我們著眼於供給側,綜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加強政策協調配合,依法依規引導企業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出清一大批“散亂污”企業,有效改善了市場供需關係,帶動宏觀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對汽車產業來說,一是進一步強化對汽車產業投資項目的指導監督,嚴控新增整車產能,並建立健全退出機制;二是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推動資源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充分利用現有存量產能加以改造升級解決產能缺口,使產能在各個省份之間進行轉移、實現平衡;三是準備退出的企業不能簡單地執行破產、“一關了之”,而是可以通過司法重整、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減少社會資源損失,盤活存量資產,有效化解債務,妥善安置職工。

  另一方面,汽車產業的有效供給也相對不足。應該看到,之所以汽車產業存在一些供需失衡的現象,不是因為需求不足或者沒有需求,而是因為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相關的質量和服務跟不上,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導致了“需求外溢”。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存量時代”,與之相伴的是消費不斷升級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的豪華車銷量達165.8萬輛,同比增長41.5%。奔馳、寶馬、奧迪等品牌銷量均獲得大幅度增長;特斯拉上半年銷量達到16.2萬輛,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但也要看到,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不足50%,且多集中在中低端車型,大部分自主品牌還停留在滿足中低端供給的階段。

  對此,汽車產業要抓住消費升級的趨勢,增加有品牌、高質量、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要順應消費趨勢,研究年輕一代的消費心理,多提供個性化和定制化產品;努力打造消費者信賴、喜愛的自主品牌,乃至打造世界級的知名品牌和領軍企業;運用信息化、數字化等智能製造技術,不斷進行升級換代,並積極推動產業低碳發展。

  文章認為,推動汽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解決產能總量供給絕對過剩和有效供給相對不足的問題,需把握三個著力點: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要依靠創新驅動來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支撐引領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當前,創新驅動型企業仍在少數,中國汽車產業整體上仍是大而不強、創新能力不足。汽車產業要想實現產業升級、提供更多有效供給,就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特別是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領域已經具備一定優勢,未來要用好這個重要優勢,繼續加大創新力度,在芯片、電池等關鍵技術方面繼續加強攻關,盡快掌握核心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逐步實現產業鏈安全可控,成功實現“換道超車”。

  二是優化產業布局。汽車項目產值高、稅收貢獻大、吸納就業多,一直是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點。儘管目前汽車產能已經過剩,但一些地方還在積極上馬整車項目,片面增加要素投入數量,這就放大了全國產能盲目布點、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問題。對此,各地需在全局層面看問題,根據各地資源禀賦特點來打造城市競爭力。充分考慮當地汽車產業配套基礎、經濟實力等條件,在優化產能工作中給予更加靈活、便捷、及時的政策支持,支持“僵屍項目”退出,鼓勵地區內或跨地區的產能重組或盤活,切實提升汽車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三是立足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發展,需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目前,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約為200輛,與發達國家千人汽車保有量500輛至800輛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考慮到人口規模、區域結構和資源環境的國別差異,隨著居民收入不斷提高、消費不斷升級、城市化逐步推進,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仍然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國內汽車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首先要立足國內市場,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拉動汽車市場內需,做大國內市場“蛋糕”。在此基礎上,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需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有方向、有步驟地開拓國際市場,找准自身在世界市場的定位,提升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影響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