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混和戰爭:美中台不接觸的戰爭遊戲
http://www.crntt.hk   2021-10-15 00:23:12
 
  第三,台灣也試圖以美國的民主價值強化雙邊關係。拜登在競選過程當中的口號是恢復美國“在國內外乃至世界舞台上的尊嚴和受人尊敬的領導地位”。他表示,祇有強化美國的民主與其體制,才能促進美國的安全、繁榮與價值觀,並成為面對全球挑戰的領導者。

  台灣為連結與美國新任拜登政府的關係,更為強調台灣在民主的維護與台美共享民主的價值觀。蔡英文2020年於美國國際民主協會的錄影演說提到,“正因我們共享的價值觀,讓台美關係空前緊密”,並且“美國兩黨對強化台美關係和加深價值觀的連結,展現出前所未見的高度共識”。

  與此同時,台灣與美國藉由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lobal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Framework, GCTF)強化雙方基於民主國家的對話與合作,並在公共衛生、執法合作、增強婦女權益、能源效率和電子商務等議題上,讓台灣可與美國在國際所關注的議題上合作。〔20〕

  “混合戰爭”中的灰色地帶可以理解為缺乏明確的軍事行動的空間,在這種空間中,行為者製造足夠的模糊性來實現其戰略目標,而無需進行公開的軍事行動。例如,美國與台灣將在台灣周邊海域共同執法。

  真正的海洋戰略不僅包含海軍,還包括在陸地上的飛機、無人機與彈道飛彈、水下的潛艦,以及海域執法能力與資產,台美之間的戰術操作是避免給予中國相關的藉口,卻能體現實質的合作價值。這正如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所觀察到的,戰略中的一切都很簡單,但完成最簡單的事情卻很困難。

  六、結語

  2019年美國陸軍戰爭學院(US Army War College)一本題為《在灰色地帶威懾俄羅斯》(Deterring Russia in the Gray Zone)的專著中,作者麥卡錫(Michael C. McCarthy)等人認為美國在“灰色地帶”缺乏威懾俄羅斯侵略的凝聚力戰略,其中“灰色地帶”是指和平與戰爭之間的概念空間,國家使用傳統或非傳統混合作為實現國家目標。〔21〕“混合戰爭”已是真實的戰爭,但“混合戰爭”並無改變戰爭之性質。暴力仍是“混合戰爭”的核心,就如同其他形式的戰爭,即利用威脅或使用有組織的暴力,以獲得對於對手的實體或心理優勢。

  美國與中國現今“混合戰爭”的威脅或衝突,雙方的目的在不發生實際的軍事武力衝突前提下,削弱、恐嚇或挑釁敵人。美國不能接受中國改變過去70餘年來美國所建立之國際秩序,倘若美國允許中國單方面改變遊戲規則,未來可能更難有效反擊,於是不逾越戰爭門檻的“混合戰爭”成為美國結合盟國或潛在盟國抗衡中國的較佳做法。

  將“混合戰爭”運用在大戰略時,政治和軍事上決策者須結合戰爭和政治的戰略、行動和戰術來完成國家目標。於是說,和平時期的競逐並非透過軍事武力的決定,而是在能夠對結果產生影響觀眾的頭腦中進行,這使得我們正處於一種觀念的戰爭。

  魯瓦克(Edward Luttwak)在其著作《海權的政治用途》(The Political Uses of Sea Power)中提出,使用軍事工具影響對手的過程稱為“海軍勸服”(naval suasion)或“武裝勸服”(armed suasion)。他指出,19世紀的英國皇家海軍掌握將海軍的軍事力量象徵轉化為最大政治效果,即使是一艘具有象徵意義的護衛艦,亦能對外國目標的受眾者產生預期的政治影響。〔22〕

  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及與台灣之間的潛在聯盟關係,藉由華府對於台灣與印太地區的盟國“勸說”,讓這些國家相信美國有戰力能力,並有意願履行對於盟國的承諾,並在危機升高時願以優勢武力協助盟國,這是美國因應“混合戰爭”威脅的核心。事實上,北京已經調整其反介入戰略,以確保美國軍隊無法及時趕到現場。但是美國已透過軍事演習、軍售、海軍的經常性巡弋東亞與南海海域、或政策聲明等方式維持聯盟關係。

  台灣想要美國的武器和戰術與外交之支持,但又不想直接或明顯引起中國強硬性的對台作為。從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軍事平衡而言,中國的快速擴張顛覆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優勢。華府僅能擴大在印太地區的合作對象與範圍,操作與以往不同的戰略與戰術作為,並借鑑“混合戰爭”型態,以“切香腸”策略在印太地區爭議海域形成既定事實,並以軍事演習與海軍及海巡艦共同巡弋的方式,試探中國的底線與建立新原則,又不想實際造成區域的緊張關係,華盛頓方面或也期待與北京在台灣問題上交換一些利益,或者在其他共同關切之問題改變立場,以滿足美國自身的戰略利益。

  對此,美國可能強化防禦與反情報能力與更為有效的公共外交政策,對應新興的混合、灰色地帶與先進技術的威脅,並就新技術的衝突型態尋求規範或協議,避免因灰色地帶衝突所導致的誤判或衝突升級的風險。

  注釋:

  〔1〕日本前將領:中國對台“混合戰”早已展開 有8套劇本 | 國際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2〕或利用圍棋解釋中國的戰略。James R. Holmes, “Maritime Southeast Asia: A Game of Go?” The Diplomat, December 20, 2014, https://thediplomat.com/2014/12/maritime-southeast-asia-a-game-of-go/.

  〔3〕Saurabh Singh, "Is China-Taiwan Moving to Hybrid Warfare?" The Kootneeti, April 6, 2021, https://thekootneeti.in/2021/04/06/is-china-taiwan-moving-to-hybrid-warfare/(accessed September 6, 2021).

  〔4〕William J. Nemeth, Future War and Chechnya: a Case for Hybrid Warfare (Monterey, CA: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2002).

  〔5〕6 James N. Mattis & Frank G. Hoffman, "Future Warfare: The Rise of Hybrid Wars," Proceedings Magazine, Vol. 132, No.11, November 2005.(檢索 日期:2019年1月5日)

  〔6〕Mikael Weissmann, Niklas Nilsson and Per Thunholm, Hybrid Warfare: Security and Asymmetric Conflic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Bloomsbury, 2021).

  〔7〕EE-ISAC,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Hybrid Threats,” https://www.ee-isac.eu/hybrid-threats (accessed May 2, 2021).

  〔8〕Nameer Ahmed, "Geopolitical Mapping of Modern Hybrid Warfare," Defence Journal, Vol. 22, No. 9 (April, 2019): 22-28, https://www.proquest.com/scholarly-journals/geopolitical-mapping-modern-hybrid-warfare/docview/2362130467/se-2?accountid=13838 (accessed September 6, 2021).

  〔9〕James K. Wither, "Making Sense of Hybrid Warfare," Connections, Vol. 15, No. 2 (Spring 2016), pp. 86.

  〔10〕Tim Sweijs, Samuel Zilincik, Frank Bekkers & Rick Meessen, A Framework for Cross-Domain Strategies Against Hybrid Threats, The Hague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021, Chapter 3, https://euhybnet.eu/wp-content/uploads/2021/06/Framework-for-Cross-Domain-Strategies-against-Hybrid-Threats.pdf (accessed September 6, 2021)

  〔11〕Matthew Fulco, "For Taiwan's Defense, the Focus is on Asymmetric, Indigenous Capabilities," Taiwan Business TOPICS, April 16, 2021, https://topics.amcham.com.tw/2021/04/taiwan-defense-asymmetric-indigenous-capabilities/ (accessed September 6, 2021).

  〔12〕《Ettoday》,〈加強對中國偵蒐!美軍MQ-4C無人機首度進駐日本三澤基地〉,2021年5月20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520/1984342.htm (檢索日期:2021年9月7日)。 

  〔13〕《中時新聞網》,〈美軍南海使出新招數,組建水面行動群投放無人潛航器〉,2021年8月1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01003782-260409?chdtv (檢索日期:2021年9月7日)。

  〔14〕James Holmes, "To Beat China In The Gray Zone, You Have To Be There," 19FortyFive, July 28, 2021, https://www.19fortyfive.com/2021/07/to-beat-china-in-the-gray-zone-you-have-to-be-there/.

  〔15〕Keoni Everington, "US 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Calls for Toughening Taiwan's Defenses against Chinese Invasion," Taiwan News, April 9, 2021, https://www.taiwannews.com.tw/en/news/4172367(accessed September 6, 2021).

  〔16〕宋承恩,美國會推《戰略競爭法》抗中,首度稱台灣“政府”,《新新聞》,2021年4月16日,https://new7.storm.mg/article/3608024 (檢索日期:2021年9月1日)。

  〔17〕《法廣》,〈沙利文:我們對台灣和以色列的承諾仍然像以往一樣堅定〉,2021年8月18日(檢索日期:2021年9月2日)。

  〔18〕《BBC》,〈台灣:拜登政府批准首筆對台軍售 中方提出“嚴正交涉”〉,2021年8月5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8098279 (檢索日期:2021年9月1日)。。

  〔19〕Michael Turton, "Notes From Central Taiwan: The Irrelevance of Strategic Ambiguity," Taipei Times, July 19, 2021, p. 8.

  〔20〕Asia News Monitor, "Taiwan/China: Taiwan and US Co-Ho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efending Democracy through Media Literacy Under Global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Framework," October 22, 2018. ProQuest, https://www.proquest.com/newspapers/taiwan-china-us-co-host-international-workshop-on/docview/2123440383/se-2?accountid=13838.

  〔21〕McCarthy, Michael C. Lieutenant Colonel; Moyer, Matthew A. Commander; and Venable, Brett H. Colonel, (2019) Deterring Russia in the Gray Zone. US Army War College Press Monographs, Books, and Publications. https://press.armywarcollege.edu/monographs/379 p. xv

  〔22〕Edward N. Luttwak, The Political Uses of Sea Powe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10月號,總第28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