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徐林:實現雙碳目標的根本出路和政策建議
http://www.crntt.hk   2021-07-04 11:58:43
中美綠色基金會董事長徐林(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據澎湃新聞報道,“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的低碳化轉型、工業部門的降碳和脫碳、交通運輸領域的電動化和氫動化、推行城市綠色低碳建築和整個社會經濟的深度節能,應該會成為根本出路。”中美綠色基金會董事長徐林7月2日在由雁栖湖研究院和中制智庫舉辦的第三屆雁栖湖論壇上如此表示。

  徐林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要按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難度較大,但是綠色低碳技術特別是與太陽能利用效率相關的零碳能源技術的新突破,以及構建系統有效的激勵體系,能夠更好地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如期實現。‌
‌雙碳目標的挑戰和難題

  徐林稱,中國面臨的碳排放挑戰巨大且具有難度。因為中國是人口大國、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出口大國,也是排放大國。中國的碳排放總量、單位GDP碳排放量都名列世界前茅,排放總量和人均排放量還在上升。他舉例說,“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碳排放總量超過了100億噸,占世界總量的28%左右,這一比例超過中國的人口和GDP在世界的總量占比,因為中國人口占全球人口大概是五分之一,中國GDP占全球GDP只有17%多一點,這說明,我們人均碳排放和單位GDP碳排放量都是比較高的。”

  徐林表示,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和消費需求升級,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和能源消費總量還會進一步提高。目前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為3.5噸標準煤/人/年,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只相當於美國的約三分之一,德國和日本的約三分之二,但未來會進一步向發達國家水平趨同。然而,我們只能向能效水平更高的德國和日本趨同,而不能向美國趨同,前提是我們的能效水平必須達到甚至高於德國和日本。

  “能源消費達峰與碳排放達峰關係密切,除非能源結構的顯著調整,導致的碳減排效應能夠抵消能源消費增加帶來的碳排放增加效應。由此可見,即便是按期實現碳達峰,對中國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說,按期實現碳達峰後再進一步實現碳中和,我們的難度與發達國家相比要更大。從達峰到中和,我們只有30年的時間。但是,過去歐美等發達國家,一般都經歷了50—80年左右的時間,我們的碳減排曲線會比它們更陡峭。

  徐林介紹,從發達國家的經歷來看,碳減排曲線與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以及城市化率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服務業占比達到70%左右的時候,碳排放就開始達峰並持續下降;城市化率達到80%左右的時候,碳排放也開始達峰並下降。但是,目前中國服務業的占比只有55%左右,城市化率也只有64%,離西方發達國家表現出來的碳減排拐點或結構特征還有一段距離。所以,中國要實現碳達峰,包括碳達峰之後碳中和,挑戰和難度是非常巨大的。徐林也表示:“值得期待的是,綠色低碳技術特別是與太陽能利用效率相關的零碳能源技術的新突破,能夠彌補經濟社會結構轉換相對滯後的不足。”

  “十四五”規劃的目標和路徑
‌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