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新冠疫情挑戰下的台灣公衛體系建設之反思
http://www.crntt.hk   2021-06-08 12:38:00
 
  從1980年代開始,台灣當局的公共衛生政策發生重大轉變,從預防為主到醫療為主,加速了“醫療化”的過程。它最突出的例子是台灣衛生所功能的變化。

  衛生所是台灣公共衛生系統在基層的延伸,配備有醫生、護士、保健員,對接居民,“展開衛生教育、預防、通報、調查等大量的公共衛生工作”,以“預防勝於治療”為指導思想。

  1980年,時任“台灣省主席”李登輝在視察長庚醫院時,面對這所私人醫院昂貴的高科技設備,想到公立的衛生所設備簡陋,感嘆“衛生所,不要也罷”。事實上,以預防工作為主的衛生所有自身特有的使命,並不需要那麼多昂貴的高科技設備。台灣當局開始以提振民眾對基層衛生系統的信心為名義,在衛生所的基礎上建立群體醫療中心。

  群醫中心的功能相當於診所和藥房,它不是防治機構,而是醫療機構。台灣當局一次性投資180萬新台幣,然後不再繼續撥款,要求群醫中心“自負盈虧”。醫生、護士和藥劑師的收入來自於醫療服務產生的利潤,他們更有動力從事醫療而不是預防性工作。

  政府功能從防治傳染病、慢性病的領域退出後,這些工作成了“個人的責任”,需要民眾自己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而不是“以社會的力量,全民共同預防疾病、維護健康”。如果某些民眾形成“不良生活習慣”,政府、社會、集體不能去過問。他們如果健康受到損害,需要向醫療機構求助,還能為醫療機構帶來業務和收入。

  五、台灣公共衛生體系“市場化”和“醫療化”的影響

  完全沒有“市場化”成分的醫療體系,在當今世界是很罕見的。中國大陸的公共衛生體系也有市場化的機構參與,然而大陸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這說明“市場化”和“醫療化”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執政當局如何從整體上把握衛生工作,衛生部門如何處理這項工作的細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