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日本對台政策也確實在進行調整,今年2月10日,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外交部會成立“台灣政策研討專案小組”,專案小組召集人是自民黨外交部會會長、參議員佐藤正久。小組顧問由“日華懇”會長、眾議員古屋圭司擔任,小組副召集人由曾任自民黨青年局局長、前外務副大臣鈴木馨祐擔任。佐藤正久表示,大陸對台灣施壓的力道愈來愈強,這可能影響日本的安全保障。自民黨外交部會事務局長、眾議員山下貴司對媒體表示,包括美國在內,各國共同的想法是為了實現和平且安定的印度太平洋地區,台灣問題是無法避開的。台灣政策研討專案小組會議將戰略性地探討許多議題。
就目前而言,基於日本的國家利益主要是經濟利益,秉持安倍對外戰略的菅義偉內閣仍以穩定對華關係為要,很難因為台灣議題而與中國徹底翻臉,但非常“熟知”兩岸的日本始終在“妙用”台灣問題試探中國的底線,同時觀察中美矛盾的程度,以為日本保持足夠的戰略迂迴與“對衝”餘地。眾所周知,日趨緊密的中日經濟聯繫是日本經濟的強大支撐是不爭的客觀事實,今年1月13日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發佈年度國際戰略報告——《危局與新局:復旦國際戰略報告2020》指出“回顧2020年的中日關係,雖然遭遇新冠疫情、安倍辭職、美國大選等的衝擊,兩國結構性矛盾的短板再次顯示出中日關係脆弱的一面;但在涉及全局的基本面、特別在經貿領域,卻也經受住了考驗,展示了基礎上韌性的一面”。簡言之,日本要保持自身安全與經濟發展,就不能對中國採取戰略硬對抗,但又要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保持與美國協調一致,這就給中日關係增添巨大之不確定性。
就日台關係而言,在蔡英文總統第一任期內,日本期盼已久的福島五縣食品解禁依舊沒有進展,此乃日台關係多年“徘徊”的一大因素。借用日本法政大學教授福田圓的表示就是,這一問題的“長期化、深刻化,成為制約日台關係發展的羈絆”。另外,2018年國民黨主導的“反核食公投”高票通過更使蔡英文總統當局試圖解禁陷入困頓,不僅讓台灣加入CPTPP不克落實,更導致台日經濟深度合作進程遲緩。再就是以沖之鳥礁漁權爭端為焦點的台日漁業糾紛久而不解,雖然“反核食公投”二年有效期已屆滿,但最近日本決定向公海排放核廢水以及福島核洩漏依舊沒有得到根本性排除等因素,福島五縣食品解禁勢必遙遙無期。再加之CPTPP的若干成員國尚沒有完成立法程序,蔡英文總統當局急迫加入CPTPP的願望唯有“竹籃打水一場空”。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成為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協議的簽署,既是中國與日本的一次互利經濟合作,也是中國與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新的里程碑,而台灣則被排擠在外。
台灣問題涉及中日兩國的歷史、戰略佈局以及地緣衝突,更關係到中國的核心利益。而日本基於歷史、地緣政治因素,對台灣問題的關注含有更大的現實利益考量。同時,日台關係從來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衹是依附於中日兩國關係的一個部分,中日關係中的台灣因素或兩岸關係中的日本因素將長期存在,並持續發揮影響。簡言之,未來的日台關係將持續結構性矛盾交織,此起彼伏且跋胡疐尾之“低潮與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