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構建新形勢下的新發展格局
http://www.crntt.hk   2021-05-27 08:58:03
 
  第五,財政收入形勢保持穩定,政府資產負債表應著力修復。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115億元,同比增長24.2%,較2019年增長6.4%,兩年平均增速為3.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902億元,同比增長27.2%,較2019年增長6.2%,兩年平均增速為3.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0213億元,同比增長21.7%,較2019年增長6.7%,兩年平均增速為3.3%。全國稅收收入48723億元,同比增長24.8%,較2019年增長4.3%,兩年平均增速為2.1%;非稅收入8392億元,同比增長20.7%,較2019年增長20.7%,兩年平均增速為9.9%。從總體情況看,財政收入形勢保持穩定,為政府修復資產負債表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8703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6676億元,同比下降6.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027億元,同比增長8.1%。從絕對值來看,一季度財政收支缺口約為1588億元,總體壓力不大;而增速端也存在收入、支出雙下降的態勢,即使後期收支缺口的總額會進一步擴張,但仍然形成了難得的修復資產負債表的關鍵時期——加強債務管理,並化解隱性債務,推動政府資產負債表的有效改善。

  政府性基金預算也呈平穩運行的局面,在中央和地方層面都表現出小幅盈餘的情況。一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8605億元,同比增長47.9%。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17679億元,同比增長48.8%。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7331億元,同比下降12.2%。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相關支出17155億元,同比下降12.3%。政府性基金預算的良好狀態,為2021年的專項債發行和償還工作提供了較好的支撐。

  美國宏觀政策轉向“逆周期”調節

  文章介紹,作為世界另一主要經濟體,美國已經基本完成了居民資產負債表的“穩表”任務,開始轉向全面的“逆周期”調節,以彌補總需求短板,並改善總供給的基本環境,走上了一條與中國不同的支持經濟復甦道路。

  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達到6.4%(年化值),總體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背後的支撐力量是保持穩定的居民和企業資產負債表,從而使美國經濟復甦具備了可持續的基礎,並為美國下一階段的經濟刺激準備了空間和條件。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速明顯回暖,“三駕馬車”表現良好;家庭資產負債表狀況良好,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企業融資成本得到較好控制,產出能力保持良好;政府資產負債表壓力顯著加大。

  同時,美國通貨膨脹持續上升,美聯儲貨幣政策面臨調整。一季度,美國就業形勢良好,但通脹壓力明顯加大。從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目標來看,存在充分就業有序推進,物價穩定形勢艱難的特點。按照市場的預期方案,美聯儲對擴張性政策的退出方案是先減少購債,再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然後執行縮表計劃,控制和減少市場的流動性總量。這一方案基本上是2010年以來美聯儲在成功應對次貸危機後,擴張性貨幣政策退出操作的重演。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到CPI迅速上拉帶來的影響,並考慮美國“3萬億美元的投資計劃”等戰略的實施,美聯儲有可能選擇先加息、後減債、最後縮表的方案。

  新形勢下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文章認為,中美兩國已率先進入到經濟的全面復甦期,但受到國情差異的影響,在疫情應對、宏觀經濟調控和疫後復甦上形成了非對稱性。總體上看,中美兩國的大趨勢仍是加強合作,“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仍是兩國經濟關係的總基調。傳統發展格局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短板和缺陷,亟待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更好契合新時代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

  新發展格局是對傳統發展格局優勢的繼承,也是對其短板和不足的完善。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是暢通國內大循環,並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這說明,新發展格局不是對傳統發展格局的簡單替代,而是在融合、創新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傳統發展格局“世界工廠”的效力,更好地落實補短板、鍛長板的改革要求。

  暢通國內大循環,支持國內最終需求的增長與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是實現兩個平衡,即由國內最終需求持續增長形成的需求總量帶動供給總量擴張的總量平衡,以及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也即最終需求要立足於總量擴張和結構升級的要求,更好地促進和帶動產業升級和產品創新,形成需求與供給之間的良性互動。這一要求,著力於在傳統發展格局“世界工廠”的體系之下,構建和完善最終市場部分,使得中國既是服務於全球的通道中樞,又是全球最重要的最終市場,並構建以中國為最終市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升全球分工體系的話語權和自主性。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抓手是推進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改革,即在需求側依托國內最終需求的擴張得到增長和提升之後,通過供給側改革的適應性和主動性,同時做好需求對供給的牽引和供給對需求的創造兩件事,從而帶動產業升級、產品創新、產能優化,形成以國內最終需求為關鍵支撐的供給側改革和新產業體系培育。並借助持續擴大和提升的國內市場,適應需求的多樣化和市場的細分,並著力在細分市場的層面實現規模經濟,使新產業、新產品富有競爭力,並逐步形成新的出口能力和海外投資能力。上述新產業、新產品以國內需求和國內市場為起點和成長支撐,並以開放為基礎,在新產業、新產品的成長中提供更好的外部環境、外來資源,從而形成中國自主性、控制力、話語權更好的開放式的產業體系和全球分工格局,形成中國對國際分工體系的更加有效的話語權。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