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我們的產業鏈是轉不走的!現在更要重視對內深耕。這對外貿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不是你有技術和資本就能自動實現的,而是要善於抓住機遇。”這是7月底,在晉江、海寧等地調研疫情期間縣域經濟發展時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段話。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社科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呂鵬文章稱,不止一位企業家做出了這樣的表態。作為以鞋服、皮革等產業為特色的製造業強縣,過去幾年裡,由於成本上漲和國際貿易因素的影響,一些企業開始紛紛向海外投資開廠。即便如此,海外生產基地在產業鏈本地化方面並沒有“高歌猛進”,許多原料、輔料、零部件甚至半成品,依然要通過國內的廠家進行生產,再運送到海外進行“組裝”出口。今年由於疫情原因,海外工廠開工困難重重,國內疫情防控卻成績斐然,一些生產任務甚至開始回流到國內。今年2月和3月,晉江陸地港原材料出倉下跌35.93%和12.35%,而進倉卻分別同比增長了14.41%和1.46%。
文章分析,為什麼有些產業鏈搬不走,甚至遇到海外不穩定因素加強時,還會回流?這離不開地方政府的積極作為。近幾年營商環境的改善、企業家權益保護的增強、城市人居環境的發展,都讓市場主體增加了更多可以看得見的預期。這種國內確定性的增強,隨著海外不確定性增強而更加凸顯。此外,還有一個微觀上的原因: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和積澱,本土內生的產業鏈已深嵌在中國的市場與社會結構當中。以鞋服、家紡為例,製作流程複雜,包含加粘、織造、後整理等一系列流程環節,中間又涉及規模、產銷、工藝各異的企業、個體戶和家庭作坊這些供應商,僅僅一個拉鏈或者紐扣的生產,就需要一個龐大的供應網絡,由於種種原因,並不願意或並不適合舉廠搬遷。正是這些看上去可能不那麼“高大上”的中小型生產商組成的內生網絡,構成了產業鏈“轉不走”的“根莖網絡”。
在這樣的產業生態裡,即便一些廠商們在海外布局一些生產、流通和銷售環節,還是會從國內的供應商那裡採購他們熟悉的原料、輔料、配件、半成品甚至成品。西方產業鏈轉移的歷史告訴我們,資本可以在別的國家再造產業鏈。但這種“外生”的推力,並不能完全取代“內生”的動力。中國本土的產業鏈,從來也不僅僅是外資推動的結果,而是有著自己的歷史和社會根基。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韌性強勁的秘密,正隱藏在這樣的生態體系當中。這並不完全是一個價格成本的考慮,也不完全是鄉情、人情、宗族、社會關係紐帶的依賴,還有日益增強的不可替代性:中國本土製造在質量上的日益提高、在反應速度上的日益敏捷、在產品設計上的日益精細、在知識產權上的日益健全等等。以前是一家頭部企業為核心經營自己的產業鏈,現在是一個產業為網絡打造全產業鏈。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生態體系,在疫情期間,一些生產廠家才有可能迅速轉產,生產市場急需的口罩、防護服等產品,表面上是“幾天之內就造出一個新產業”,實際上是我們的產業鏈已經準備就緒,只需一個觸發點。
危機就是這樣的一個觸發點。中國企業對危機並不陌生。在晉江和海寧等地,我們同樣看到,在面對外貿訂單減少、人工成本上漲等壓力時,一些企業反而更加迸發出“愛拼才會贏”的鬥爭精神。有的企業利用自動化生產,大大節約了勞動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並沒有讓被機器替代了的工人回家,而是積極安排工人培訓轉崗;有的企業抓住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豐富場景積累的數據優勢,通過與數字平台企業的合作,仔細鑽研國內客戶需求,並通過自身積累的生產優勢,為國內超大市場裡的細分社群定制生產……促進“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需要有為的政治之手作引導,需要扎實的產業基礎作底子,需要創新的科技力量作助推,需要包容的社會政策作兜底。當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可以做到這些的時候,我們具有韌性的產業鏈,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壯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