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導致國際石油需求驟然下跌,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戰異常慘烈,WTI5月原油期貨合約價格歷史上首次跌至負值。油價的快速下跌對中國經濟整體和相關產業都造成了較大的短期影響,但同時也給我國提升能源戰略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有必要做好有針對性的政策準備。
1 短中期內石油價格可能依然弱勢
新冠疫情必將導致2020年世界經濟走向衰退,2021年世界經濟有可能復甦,但也難以恢復到疫情前增長水平,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總體上較為疲弱。
國際權威機構對2020年世界經濟給出了較為悲觀的預測:4月發布的IMF《全球經濟展望》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比2008年-2009年次貸危機時期的情況更差。全球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商業活動減少,將持續壓抑石油需求,需求短期內恢復去年水平的可能性很小。
根據OPEC 4月發布的石油市場月報數據,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預計每日減少690萬桶,而且考慮到當前形勢的不確定性,需求下降幅度增大的可能性也較高。
在石油需求極度萎縮的情況下,短期內供給各方達成全面減產協議的可能性較小,並且不排除南美、非洲產油國因疫情擴散、財政吃緊而增產的可能性。
在如此供給充裕、需求萎縮的情況下,2020年石油價格大概率將維持在較低水平。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油價將出現單邊下行趨勢,主要產油國短期單方面減產等原因也可能激起原油期貨多頭的熱情,原油期貨價格可能出現階段性小幅反彈。
當前國際石油供給-需求體系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複雜。在供給端,OPEC、俄羅斯、美國等主要石油出產國文化背景迥異、利益訴求各不相同,形成一體化石油供給組織的可能性非常低,短期內通過協議減產大幅抬高油價的難度大大提高。在需求端,中國日漸增長的需求正在打破美國在石油市場上“一家獨大”的買方地位,美國買方的壟斷權力也在逐漸喪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