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中評青年論壇:香港青年與時代機遇
http://www.crntt.hk   2021-02-07 00:11:13
 
  最後時間所限,針對上述問題和短板,我簡單提出一些非常不成熟的建議,希望與各位一起相互啟發,也希望憑藉各位在政策、經濟領域的影響力,能夠進一步評估這些建議的可行性、操作性,共同推動香港與深圳、與大灣區更好地融合發展。

  第一,善用大灣區堅持和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政策創新空間,探索“新三通”的體制機制。一要“稅制通”,低稅費環境始終是利好創新、激發企業積極性的重要誘因,香港的低稅率是長期以來吸引國際人才、企業的核心優勢,也是值得內地借鑒、對標的營商標準,建議以深圳為首先行先試在大灣區部分地區、部分行業、部分人才實行與香港趨同的稅務制度。二要“數據通”,強抓中央文件中“支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数据平台”的政策利好,在安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兩地数据安全跨境流動,在“經濟特區”下建立“数据特區”,建議可以從向港人派“數字人民幣利是”開始,在深圳等大灣區城市定向使用。三要“保障通”,在鼓勵和支持港資醫療、托幼、教育、養老機構在大灣區設立機構的同時,力爭同步與香港現有公共社會福利制度無縫接軌。

  第二,深港同城化關鍵在於錯位發展、互補發展,香港疏解非核心功能應與深圳“東進戰略”相銜接。近年來,深圳的城市規劃已經逐漸形成了“核心西移、功能東進”的基本格局,即金融、科創等核心功能以西部為基地,而養老、旅遊、教育等其他產業則依託東部現有資源協同發展。深圳東部生態環境好、後發優勢明顯、待盤活利用的存量工業用地多,目前已有龍崗大學城、鹽田生物科技集群、坪山高新區等現有規劃。而這正是與香港目前擁有的具有優勢但屬於非核心功能的教育、醫療、養老等產業合作的承接地、對接地。

  香港輿論時不時會興起一陣所謂“內地港人社區”的討論,這個建議其實有“本末倒置”的問題,“港人社區”並非是先起樓、再量身定做一套符合港人生活方式的社區服務,而是先把與香港公共或私人服務資源投放至內地,再產生群聚效應。這樣既能緩解長期以來內地遊客為了奶粉、疫苗、體檢而湧入香港核心區帶來的問題,又能促進更多港人北上享受與香港本地同等乃至更好品質、與香港福利制度相對接、與深圳當地社會保障制度銜接的公共服務,讓更多港人以深圳為家、以大灣區為家,把港深同城化視為自然。同時,這也對深圳加強自身第三產業、提高綜合競爭力大有裨益。

  總而言之,下好深港一盤棋,最重要的是從暢通入手,各個方面的政策規劃都要做對接,這也有賴於在座各位青年菁英未來的呼籲和推動。謝謝。

  吳志隆:接下來讓我們把時間交給林艷主任,聽聽她的高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