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預制菜上桌,應讓消費者預知
http://www.crntt.hk   2022-08-06 09:45:29
  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眼下,預制菜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飯館餐桌上,但“點餐後才知自己買的是預制菜”,令不少消費者感到不爽。8月2日,中消協發布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點名預制菜菜品標識不詳、外賣堂食使用預制菜未告知等貓膩,並稱此舉會損害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預制菜是通過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及包裝,再通過加熱等方式可直接食用的菜品。相比於傳統烹飪的操作流程,預制菜省時省力,簡單便捷。沒時間做飯的上班族、沒體力下廚的老年人,都很青睞預制菜;對因疫情受創的餐飲業來說,預制菜更是能夠一定程度地降本增效。

  既契合加快的生活節奏,又符合消費升級趨勢,預制菜甚至被資本當做餐飲業的新風口。據報導,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預計保持20%以上增速,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億元;長期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商機攪動市場,並迎合了各行各業、各年齡群對快餐的剛需,但預制菜能不能真正打動食客的味蕾,滿足消費者對風味和營養的各式期待?

  答案顯然不是肯定的。社交平台上,網友吐槽比比皆是:“原來是預制,難怪比我自己做的還難吃”、“花下館子的錢吃預制菜,那跟我自己買來加熱有什麼區別?”據《半月談》此前報導,市場預制菜產品的確存在標識不詳細的問題,此外,標準不統一、質量難保證、圖文不符等也讓預制菜的品相大打折扣。今年2月,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預制菜消費調查報告》中,也列舉了預制菜口味有待提升、標識不詳細、種類單一等多項問題。

  預制菜自有優勢,但它終究無法代替中餐特有的煎炸烹煮。中餐現場製作,考驗廚師對食材、火候的把握,食客享受的則是新鮮出爐的“鑊氣”。很多菜肴,廚師盡力壓縮菜品從炒熟到上桌的時間,是因為這極大關係著菜品的口感層次和溫度色澤。現炒是中國美食的魅力之一,儘管當下預制菜能夠通過科技保鮮,但同樣的菜品,預制菜和現炒,畢竟不可同日而語。

  很顯然,預制菜可以也應該在需要它的領域發力,但不該打著現炒的幌子欺騙對口味有更高要求的顧客。網友對預制菜的吐槽,不是反對這種烹飪形式,而是對未能知曉此菜預制的不滿,對餐廳不夠用心的失望,對商家誠信指數的指責。中消協點名預制菜菜品標識不詳,是為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撐腰,是給菜肴名不副實的飯店提個醒,也是在促進監管部門盡快將預制菜的標識問題納入視線。

  預制菜,應讓消費者預知。比如像商品價碼一樣,在菜單或飯店門口醒目位置標個明白。這是對顧客該有的誠信,也是對美食文化的一份尊重。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辛音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