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朝迅:我國應繼續深化拓展國際合作。一方面,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另一方面,美國、德國、日本等科技創新強國仍是我國學習交流合作的對象。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和科技爭端不會打亂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領域開放合作的進程。以開放的胸襟、虛心包容的態度積極拓展深化與美國產業界、科學界以及歐盟、日韓等全世界一切科技創新強國的產業和技術合作交流。
準確把握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新特點,主動對標國際先進規則,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通過全球資源利用、業務流程再造、產業鏈整合等方式,不斷提升我國產業發展全球位勢和分工地位,以高水平開放推動產業鏈現代化發展。繼續大力推動我國企業、機構、高校與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在科技、金融、人才等領域的合作,穩住在華外資企業,促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全方位深化與創新大國和世界各國的合作,構建堅實穩固、內外循環的供應鏈體系。
張占斌: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特別需要中國力量。我國巨大的消費市場磁石效應和規模經濟帶來的低成本優勢,能夠支撐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地位不動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儘管存在著產業鏈、供應鏈外移風險,但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力爭全產業鏈復工復產。我國製造業的優勢在於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鏈完整和產業配套能力較強。隨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和布局進一步調整,國際合作與國際博弈更為激烈,我國將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引領力,在全球產業深度分工調整和創新發展過程中作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