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這是張先生對今年北京冬天的直觀感受,帶給他寒意的不只是天氣,還有他剛買了半年多的電動汽車。近段時間,北京白天的氣溫基本都在0℃上下,讓他這輛原本NEDC(歐洲續航測試標準)續航里程為430公里的車只能跑250公里左右。
與張先生的境遇相似,來自山東棗莊的秦先生同樣深受電動汽車低溫下里程衰減的困擾。秦先生接觸新能源汽車的時間比較長,早在2017年就購置了一輛電動汽車。不過,在經歷了幾次半路斷電拋錨的事故後,秦先生如今不得不又重新購買了一輛燃油車。他說:“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受氣溫影響太大,更煩人的是,一到冬天,電量變化、續航里程變化也變得不規律,讓人沒法根據電量來安排具體的行程。”
相比私家車車主,駕駛電動汽車的出租車司機則更加“崩潰”。一名自稱姓李的北京出租車司機說:“我的這輛電動出租車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能達到300公里,但到了冬天,續航里程只有130公里,幾乎縮減了一半以上。”
不少開電動汽車的出租車司機反映,隨著氣溫下降,車的續航里程縮水嚴重,開不了幾圈就得找地方充電,導致大家“趴活”時都不太舍得開空調,也不敢接送遠距離的乘客。
在業界看來,雖然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冬季續航里程縮水一直是困擾行業的普遍難題。
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表示,動力電池容量隨溫度變化的特性是造成電動汽車在冬天續航里程下降的原因之一。
有數據顯示,普通鋰電池在0℃時,其容量會減少20%;氣溫達到零下10℃時,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動力電池是通過鋰離子在電解液中轉移和在正負極中嵌入、脫嵌來實現充放電,低溫狀態下,電池正負極材料活性和內部電解液導電能力下降,內阻增大,工作電流隨之變小,對外表現為動力電池可用容量衰減,導致續航里程“打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