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他曾在祖國西北耕耘31載,培育推廣抗病、高產的遠緣雜交小麥;他曾組織開展多項重大農業科技攻關,助力我國糧食大幅增產。
在70餘年的科學生涯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始終把“回報國家”作為奮鬥目標,為“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而不懈努力。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李振聲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國家培養了我,我應該向國家作出回報”
“新中國讓我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兒時從不敢想的事。”李振聲說,“國家培養了我,我應該向國家作出回報。”
1931年,李振聲出生於山東淄博。少年時經歷了上世紀40年代初的大饑荒,人們以樹葉樹皮、蒜皮葱根充饑的場景令他至今難忘,他深切體會到糧食的寶貴,立志要讓中國人吃飽飯。
1951年從山東農學院畢業後,李振聲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從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奔赴陝西楊凌工作。
當時,小麥條銹病在我國黃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導致小麥減產超百億斤。更棘手的是,將外來抗病小麥與本地小麥雜交培育抗病新品種需要8年左右,而小麥條銹病讓這些新品種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聲苦苦思索解決之道。從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經歷讓他有了大膽的設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強,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庫,如果將牧草與小麥雜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強的小麥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