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讓親緣關係較遠的牧草和小麥進行“遠緣雜交”絕非易事,面臨一系列科學難題。李振聲和團隊迎難而上,通過反復實驗,選取長穗偃麥草進行重點研究。
他們曾每天步行往返20裡路,去試驗田查看苗情;他們冒著大雨細心播種,收麥、拉車、脫粒也都親力親為;雜交品種不能發芽,他們蹲在田裡逐株排查;面對質疑,他們不為所動,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研究方向。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0多年攻關,李振聲和團隊育成了“小偃”系列高產、抗病、優質新品種,並迅速推廣。其中,“小偃6號”能同時抵抗8個條銹病菌生理小種侵染,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幹親本,衍生品種達80多個,截至2003年全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逾150億斤。
李振聲還創建了藍粒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將原本需要數十年的遠緣雜交育種過程縮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種效率。
“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
除了親力親為選育小麥新品種,李振聲還“運籌帷幄”,不斷謀劃糧食增產新方案。
1987年6月,李振聲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當時,我國糧食產量已出現連續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進一步增產?李振聲經過3個月的調研,提出了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方案。
隨後,他組織中國科學院25個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員深入黃淮海地區,與地方科技人員合作開展了大面積中低產田治理工作,被稱為農業科技領域的“黃淮海戰役”。這項工程實施6年,為我國增糧504.8億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