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共識》是美國支配馴養掠奪地緣經濟的政治手段
《華盛頓共識(the Washington Consensus)》是1989年出現的一整套針對拉丁美洲和東歐國家新自由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就本質言,《華盛頓共識》就是美國拿來作為支配馴養歐洲和拉丁美洲經濟的薅羊毛政策手段,也當然就成為後來美國在蘇東波之後的所有地緣政治經濟區域國家發動顏色革命的手段。
《華盛頓共識》指引馴養拉美經濟改革的十條政策包括:實行緊縮政策防止通貨膨脹、削減公共福利開支、金融和貿易自由化、統一匯率、取消對外資自由流動的各種障礙限制,以及國有企業私有化、取消政府對企業的管制等,在這些國家政府被馴服並成為美國附庸經濟體之後,乃有可能得到IMF及世界銀行的支持。
IMF、WB等跨國組織針對開發中國家強力推動實施《華盛頓共識》十條政策,旋即引起極大爭議。早在2008年次貸風暴、全球信貸危機愈演愈烈下,2009年G20倫敦峰會時,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就公開宣稱“舊有華盛頓共識已經終結”。
《華盛頓共識》對美國經濟的自我戕害
自1990年代直到今天,《華盛頓共識》一直都是美國維繫全球統理經濟霸權的重要支柱戰略依托,主張的“大市場小政府”、“私有化”以及“貿易與金融自由化”理念,一直是美國二戰後輸出“美式民主意識形態”最成功的政略框架。
《華盛頓共識》極力強調“政府的角色最小化、私有化和自由化”的美國價值,在90年代初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環境下,幾乎全世界各國政府都紛紛優先考慮採行美西方經濟模式,美國藉此機會透過WB和IMF施予附條件貸款援助、巨額專案投資作為交換,得以將“美國價值模式”強力推行開來,智利、墨西哥、巴西、俄羅斯、阿根廷、波蘭以及東南亞各國也都跟風實施《華盛頓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