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國務院批准將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島。這年夏天,習近平風塵僕僕從河北南下赴廈履新,擔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時任廈門市體改委副主任朱麗水回憶,習近平到廈門後分管體制機制改革,直接領導推動了一系列棘手的改革探索。“放水養魚”就是其中之一,激活了廈門港,也激活許多身處困境的國企。
到廈門不久,習近平高大的身影出現在東渡碼頭,迎海風極目遠眺。他踱步走到橋吊旁,抬頭望著這幾十米高的大家夥,詢問工作人員它們能吊多少貨。這是廈門港僅有的兩台橋吊,一個吊一年僅完成3.5萬個標箱,香港同樣的吊每年卻能完成12萬個。通過數次到現場調研,仔細聽取企業幹部員工意見,習近平把問題搞清楚了——運輸能力不夠,設施不完善,流程環節不配套,而政府沒有更多的錢給企業完善設施。
微利或微虧,這不僅是廈門港務局的窘境,也是當時廈門絕大多數國企的難題。
“習近平同志對我們說,政府不要你們利潤,你們賺來的錢,財政一分都不要,利潤留給你們,但你們必須答應一條,賺了錢首先用來完善設施。”一位老港務人回憶當時一次會議的情景。
改革,因問題倒逼。廈門在全國率先出台稅利分流措施,全市66家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實行稅利分流、稅後還貸,針對不同企業,採取不同上交比例。其核心目的是,除交稅外,盡可能把紅利留給企業發展生產。改革第一年,廈門港務局就賺了2000多萬元,沒幾年賺了七億多。
時任廈門市財政局黨組書記沈丹回憶,習近平非常重視這項支持企業發展的利改稅政策,事實也證明這項改革非常有效,國企得到迅速發展。
那時的廈門,怎麼建經濟特區,尚無經驗可循。習近平此番到廈門來,“就是想嘗試對改革的實踐、對開放的實踐”。他曾深情回憶說,“到經濟特區工作,是我第一次走上市一級的領導崗位,第一次直接參與沿海發達地區的改革開放,第一次親歷城市的建設和管理。”“這三年是全面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非常艱苦、刻苦的學習過程,從中得到了歷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