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債券違約潮為何卷土重來
http://www.crntt.hk   2018-06-17 12:17:27
 
  打破“剛性兌付”

  在中國的債券市場中,“違約”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4年前,由*ST超日發行的“11超日債”無法支付利息,打破了中國債券市場“零違約”的神話。

  Wind數據顯示,2014年,共有6只債券發生違約,合計債券餘額13.4億元;2015年,違約債券的數量增加到23只,總額為125.5億元;2016年的債券違約迎來第一個高潮,78只債券違約,涉及發行人共34家,違約金額達到393億元,是此前兩年違約總額的3倍。

  到了2017年這個增長勢頭得以緩解,違約債券的合計債券餘額為375.9億元,與2016年基本持平,同時違約債券的數量則大幅度減少,僅有49只。

  從違約主體的性質來看,民營企業打了頭陣,並且一直都是違約的主角,而央企和地方國企則是逐步“入局”。資料顯示,2014年發生違約的均為民營企業;2015年以來,央企及其子公司開始出現在違約單上,如保定的天威集團、中國二重、中鋼集團等;到了2016年,地方國有企業的“剛性兌付”被打破,廣西有色、東特鋼、川煤等地方國企發生違約。

  在過去4年的違約潮中,一直都有上市公司的身影。事實上,第一起違約債券“11超日債”的發行主體便是上市公司*ST超日。發生債券違約的上市公司多處於資金鏈斷裂、面臨破產重組的狀態。比如,*ST超日在2014年5月份便被暫停上市,此後被協鑫集團重組,方才獲得重生。

  而在2014年之前,在債券市場,有著政府兜底、剛性兌付的不成文規矩,即便是企業經營不善來到破產邊緣,“債券違約”也都會在地方政府的斡旋之後,得以豁免。

  比如,在2012年4月—10月,在紐交所上市的江西賽維被評級機構連續降級,其所發行的“11江西賽維CP001”距離違約僅一步之遙,直到兌付之日的前四天,江西賽維發布“如期兌付”的公告。根據當時的媒體報道,江西賽維之所以能夠從違約的邊緣被拉回,很大概率是政府施以援助之手。

  “如果當地政府不積極解決違約,很可能會對該地區其他企業融資造成影響,當地企業融資成本會提高。從稅收、發展等各方面來說,它都不允許企業違約。”徐冉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