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新華社報道,這是承前啟後的歷史性會議。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5000餘名代表委員發揚民主、履職盡責,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向世人呈現了生動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現場課”。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社會主義中國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從兩會觸摸中國式民主的脈搏,感受中國式民主的魅力,讀懂中國式民主的真諦,不難得出答案。
(一)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決定批准這個規劃綱要。這份重磅文件,確定了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的行動藍圖。
把握規劃綱要的來龍去脈,更能明白其背後的分量與意義。
從廣泛吸收各方意見,起草編制規劃綱要,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再到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會議決定批准這個規劃綱要,為更好實施規劃綱要奠定堅實基礎。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到2021年全國兩會,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歷經“千錘百煉”而誕生的規劃綱要,凝聚著全黨全社會的智慧,承載著億萬人民的期盼,畫出了最大同心圓,匯聚起發展正能量。這一過程如同歷史的“旁白”,告訴人們中國式民主的實踐邏輯、獨特優勢和生機活力。
——為編制好“十四五”規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和謀劃,堅持頂層設計和問計於民相結合,多次赴地方考察調研,主持召開7場專題座談會,並推動首次以互聯網方式徵求意見建議。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與,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過101.8萬條。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四到團組,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同代表委員坦誠交流、共商國是。總書記就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等作出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新部署,進一步深化了“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思考和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