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由負轉正,在巨大困難和挑戰中穩住了經濟基本盤。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均有積極表現。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均實現由負轉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在新冠肺炎疫情對供給端和需求端雙雙帶來較大衝擊的情況下,這些成績來之不易。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熊麗評論文章表示,在中國經濟復甦過程中,供給側和需求側恢復進度並不一致。比較而言,需求端恢復較慢,總需求不足成為制約經濟快速恢復的主要因素。
在內需貢獻持續上升的同時,還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環境依然複雜嚴峻,特別是外部環境不確定性還在上升,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地區、行業、企業的恢復還不均衡,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為此,要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牢牢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繼續把穩內需作為重中之重,為明年及今後更長時期的發展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文章提出,穩內需,要著力釋放消費潛力。今年以來,消費需求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儘管三季度消費增速實現轉正,但0.9%的增幅還僅是較低水平的恢復,前三季度的累計增速依然為負值。下一步,還要加快補齊消費的軟硬短板,穩定重點領域消費,挖掘消費新增長點,推動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新興與傳統消費協同共進。
穩內需,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中國的投資需求潛力和空間巨大,而且與消費和進出口相比,投資受疫情因素制約更少,政策效果顯現更快。今年以來,隨著各項政策措施持續顯效發力,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恢復,投資增速逐月回升向好。但從前三季度數據看,相比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製造業投資在三大投資中恢復最慢,民間投資仍未轉正。下一步,要繼續扎實推進“兩新一重”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發揮好有效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
穩內需,要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連著內需,要狠抓穩就業保民生舉措的落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強化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想方設法解除群眾的後顧之憂,更好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