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中對抗全面升級 陳文生:台灣宜避險
http://www.crntt.hk   2020-10-15 00:23:39
高雄大學副校長、政治法律學系教授陳文生。(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10月15日電(記者 高易伸)高雄大學行政副校長、政治法律學系教授陳文生14日表示,台灣應對美中兩強關係約可歸納為“抗衡”、“扈從”、“避險”三選項,抗衡或扈從的代價都蠻大的,台灣仍有選擇“避險”的價值與需求。

  陳文生14日出席高雄文藻外語大學舉辦的“印太區域新情勢研析與因應之道:區域衝突、經濟契機、大國博弈與台灣策略”論壇。針對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許家豪的“近期南海的大國博弈與台灣因應策略”論文進行講評,許家豪認為美中在南海博弈,軍事上不迴避小型或代理人衝突,未來美中恐全面升級對抗,台灣九段線主張尷尬,恐觸怒越南、菲律賓,但又必須台美協力合作,因此應低調,爭取美國防衛台灣的支點,其他小國對美扈從關係也會提升,導致避險空間變少。

  但陳文生認為,小國跟大國結盟,大國叫你幹嘛就得幹嘛。美國叫台灣要買武器,台灣還不能不買,又或包括美國駐日韓駐軍的花費與支出。

  陳文生說,印太區域其實就是南海外在環境,特朗普上任後對中國的圍堵非常明顯的。2019年美國國防部印太戰略報告書根本就是衝著中國而來,這是美中一對一的結構,也是美中全球競爭的大格局。美國在二戰後取得國際秩序的建立,其主導的自由經濟體系又稱“華盛頓共識”;但另一個來自中國的“北京共識”,雖然國防上中美仍有差距,但至少經濟上美國已看到中國快速崛起的危機意識,這導致美國對中態度從很早之前就“好不起來”。

  陳文生說,從大結構的國際秩序,再到印太戰略與南海秩序,美國是不允許中國去挑戰美國所建構的秩序及結構,至少要防止中國在區域內稱霸。美中都在爭取東協的支持,但東協跟南海諸島的權利主張有瀕臨的有6個,但表態的只有5個國家,新加坡則沒有表態。美國強硬是不是讓各國的避險空間變小?

  陳文生說,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就會有結果,特朗普續不續任,對美中博弈及台灣會有什麼影響?特朗普這兩年對中國強硬是否跟選戰策略有關,假如是,那特朗普連任後對中態度還會不會這麼強硬?這些現在都可以開始評估。

  陳文生認為,小國夾在大國之間,選擇“避險”或許比較取巧,但對“小國家”會比較有利。對台灣而言“避險”算是兩手策略,一方面要經濟交往、另一方面也要安全防範。台灣透過經濟上與大陸交往,改善雙邊關係獲取經濟利益,減弱來自對岸的威脅,台灣目前還適不適合這樣做、還能不能這樣玩?或者要採“安全防範”途徑,選擇與強國結盟以獲得安全保證?

  陳文生表示,台灣能跟大陸都不交往嗎?若從避險的角度看似乎還可以繼續互動,台灣要不要跟美國建立防護,這當然也是可以做的。他認為“避險”仍是台灣可以進行的選項。

  至於越南、菲律賓對於中國的態度,是否因印太戰略而發生變化?

  陳文生提到,從台灣角度去看待其他東協中小國家例如越南、菲律賓、它們對中國的態度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幾十年來也沒有變軟弱過,過去越南還跟中國發生幾次武裝衝突,越南、菲律賓的立場對於經濟領域上的立場主張一直事不變的、沒有放軟,不會因特朗普的發言或圍堵而變得更強硬或不強硬。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