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麗·朱跟她的貓在一起(香港《南華早報》網站) |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上海的鋼琴老師瑪麗•朱(音)在社交媒體上只關注一件事:貓。她一個人租住在上海老城區的兩居室裡,和兩只貓一起生活。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20日載文《中國單身男女學著愛上單飛生活方式》,文章說,她說:“在我養貓之前,我會想象結婚後要養貓。但當我有了自己的貓時,我想,就算結婚又有什麼意義?”
32歲的朱女士過著簡樸而充實的生活,當她不在工作室授課時,她會和朋友們一起探索這座城市,或者和自己的貓咪們一起待在家裡。
朱女士的單身生活方式仍被認為是非傳統的。
然而,近年來,在中國年輕人中,“自我陪伴”的人數一直在上升。“自我陪伴”是《哈利•波特》電影的女主角埃瑪•沃森去年用來形容自己單身的詞匯。
與此同時,經濟數據也反映出“單身經濟”的崛起,比如單人餐等產品的銷量不斷上升,甚至還有一個人使用的卡拉OK點唱亭。
一些中國單身人士說,他們希望把重點放在自我價值而不是別人的價值上。北京一家餐館的市場總監張佳琪(音)自2013年與男友分手後一直獨自生活。
他們曾經在一起兩年半,其中有一年時間他們生活在上海,她待在家裡,為外出工作的男朋友准備晚飯。
她說,當他在日本找到一份新工作并要求她和他一起移居國外時,她決定與他分手。她說:“我覺得我已經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生命的價值。”她還說,她意識到自己不能成為“男人的附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