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9月21日電/新冠疫情大流行對國際秩序構成了挑戰。盡管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所產生的變化不會以革命性的方式改變二戰後體系的基礎,但對當代全球社會構成了壓力考驗。正如許多專家所指出的,這場危機的強度及其可預見的持續時間構成了一種“戰略意外”,可與1989年柏林墻倒塌或2008年金融危機相提并論。最大的問題在於,領導這一秩序的國家(尤其是美國)沒有適當地捍衛它。本屆美國政府堅信1945年建立的這一制度不再充分符合其國家利益,相反,它使新興大國特別是中國受益。由此出現了我們所看到的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對抗,這無疑將成為21世紀的一大標志。
西班牙《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9月15日文章說,實際上,中國并不打算改變近年來使其受益匪淺的當前國際秩序,但從近年來中國非凡的經濟增長和區域影響力來看,中國確實占據了中心位置。
中國的戰略大體上基於三個想法:一個多極化的、擁有多個權力中心的世界,美國在其中將不再是主導力量;一個多邊化的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確定全球議程,而是由協商一致確定;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接受不同形式的政府。
這三個原則的關鍵思想是對外開放,因為19世紀中葉中國的閉關鎖國被認為是清朝滅亡的根源和所謂的“屈辱世紀”的開始。因此,按照中國人的想法,“屈辱世紀”之後將是一個複興的世紀。這就是說,通過21世紀的全球化、技術變革和知識社會來實現國家的複興。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很多人認為“約束中國”的階段正在開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