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備豫不虞,為國常道”。以“六保”促“六穩”,是黨中央基於底線思維提出的重大戰略。“保”是“穩”的基礎和前提,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收官夯實基礎。當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首要的一條就是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風險挑戰的準備,把底線思維貫穿始終。
“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何為“底線思維”?就是要求我們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眼下看,無論是世界經濟有可能深度衰退、國際環境動蕩不安,還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矛盾風險交織叠加,都在警示我們面臨的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既要警惕“黑天鵝”,又要防範“灰犀牛”,這就必須堅持底線思維,搞清楚底線在哪裡、風險在哪裡,在守住底線的基礎上,做好應付最壞局面的準備,拿出相應對策,從而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可控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進一步看,堅持底線思維,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是辯證統一的。從“穩”到“保”、“穩”“保”並舉,並非調低目標、放鬆要求的消極之勢,也不是偏移宏調政策方向的一時之舉,而是直面問題挑戰的積極舉措,凸顯的是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從某種意義上說,“穩”可以理解為有一定彈性區間,實現“六穩”是目標;“保”則更強調底線思維,保不住底線就可能出問題。把該“穩”的“穩得住”、把該“保”的“保得實”,才能穩住經濟的基本盤,兜住基本民生的底線,為眼下渡過難關贏得時間、創造條件,為穩中求進、進中取勝打下堅實基礎。
把底線思維貫穿始終,要在保就業、保民生、保企業上進一步持續發力,取得新成效。一方面,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六穩”和“六保”之首均與就業有關。保住了就業,居民就有收入,基本民生也就保住了。這是最大的底線所在。為保就業,中央提出了幫助困難群體就業、加強技能培訓等各項措施。當務之急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這些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另一方面,要在保市場主體上下功夫。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占到市場主體的90%,而且創造了80%以上的就業。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今年國家出台的減稅降費、普惠金融等政策力度大、覆蓋面廣、及時有效,對穩住企業生產經營和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之後還要增強宏觀政策實施的時效性,堅持並全面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對企業更大規模減稅降費讓利,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夯實底線思維須臾不可放鬆,但守底線不是目的,爭取最好結果才是目的,要在“穩”和“保”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因此,我們既要立足當下,布應時之舉,發揮好宏觀政策協調機製作用,盤活用好存量資源,做到糧食生產穩字當頭、煤電油氣安全穩定供應,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障基層公共服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盡快回歸正軌;又要放眼長遠,謀長久之策,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不動搖,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我國經濟從來都是在風雨中成長、在磨礪中不斷壯大的。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勇於直面挑戰,堅持底線思維,主動應變、有守有為,把“六穩”“六保”工作任務不折不扣地落實落細,就一定能夠闖過各種難關險關,在挑戰中抓機遇、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