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現場。
|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央廣網消息:近期,中國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備受輿論關注,甚至出現在高考語文試卷北京卷的作文題中。6月23日上午9時43分04秒,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托舉著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標誌著中國北斗將以更強的功能、更優的性能,迸發出更多活力,服務全球、造福人類。那麼,我國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相比,有何優勢?北斗導航系統又將在軍事和民用領域發揮怎樣的作用?這些就是《一南軍事論壇》要關注的話題。
主持人:6月23日上午,因技術原因推遲一周發射的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布陣太空。這顆收官之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由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3顆地球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和24顆中圓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從北斗一號向中國提供服務、北斗二號覆蓋亞太地區,到北斗三號完成全球組網,歷時26年。一南教授,北斗全球組網對我國乃至世界而言意味著什麼?
金一南:北斗系統目前是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最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而且也是迄今為止我們國家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北斗導航系統由幾十顆衛星組成,真正投入運行的大約有30幾顆星,但是需要不斷地進行補充。20多年間,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組織了44次北斗發射任務,先後將4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工程,這個工程從1994年啟動北斗一號,大約2004年以後開始建設北斗二號,到今天北斗三號提前完成全球組網,這是個非常不容易的巨型航天工程。為世界衛星導航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全球民眾共享更優質的時空精准服務提供了更多選擇,為我國重大科技工程管理現代化積累了寶貴經驗。這個工程今天達到這樣一個完備的技術,對我國的科研能力和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包括對世界提供服務的能力是一個重大的檢驗。
主持人:很多人以前使用更多的是美國的GPS導航。GPS是美國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歷時20餘年,耗資200億美元,於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施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可以說,GPS相比於北斗系統成網早、應用早、市場化早,更早占據了全球導航的民用市場。那麼,我們單獨建立北斗導航系統是出於什麼考慮?
金一南:其實我們最初並沒有想到要建立這樣一個北斗系統,GPS美國人已經開發出來了,我們使用起來很方便的。我們國家大部分海上航行或者航空或者陸上定位,包括城市的交通定位,原來全部用的是GPS。但是後來發現不太可靠,為什麼呢?因為美國具有局部關閉GPS功能的權限,在局部區域關閉GPS,而且美國向全世界提供GPS的信號精度是不一樣的,他給自己國家提供的精度很高,給中國提供的精度卻很低,而且為了避免將GPS用作軍事用途美國做了很多限制。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們發現美國主導的GPS並不可靠,它可以對你隨時關閉。所以我們當年就準備與歐洲聯合攻關,建立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