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理財子公司發售新品,混合類甚至權益類產品開始嶄露頭角。普益標準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資管新規影響下,部分資產市場波動加劇,多元化的資產配置能夠有效熨平單一資本市場波動對產品收益波動的影響;同時,出於滿足投資者日益個性化、多樣化的投資需求,銀行有拓寬投資譜系、豐富投資渠道的動機。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票、證券投資基金等權益類產品,而且配置比例在逐漸提升,與傳統銀行發行的產品相比,其產品收益高出很多——今年平均業績比較基準大致在4.4%至4.5%之間,而傳統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早已跌至4%以下。”劉銀平說。
不難看到,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整體下行背景下,通過適量配置權益類資產增厚產品收益成為部分銀行特別是理財子公司的投資選擇。目前,工銀理財已推出了權益類淨值型產品“博股通利”,光大理財也推出了直投股票的公募理財產品“陽光紅衛生安全主題精選”。未來,預計銀行特別是理財子公司資產端會加大向權益類資產傾斜。
市場風險有所上升
在關注收益率的同時,專家也建議,應該適當關注銀行理財市場風險。
受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業內此前預計,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將有所上升。根據普益標準最新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系統性風險監測簡報(2020年1季度)》(簡稱“報告”),2020年一季度,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系統性風險指數總體呈現大幅上升態勢。分指數來看,與2019年四季度末相比,資金投向方風險指數、資金來源方指數與銀行理財機構風險指數均大幅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