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擔心新冠疫情期間彼此之間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美國把新冠疫情看作進一步加大對中國打壓的新的戰略要素,因而疫情正在變成中美地緣戰略競爭的新戰場。疫情爆發以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科技戰演變和擴大為了中美媒體戰、宣傳戰和外交戰,最為典型的是“趙立堅推特事件”。其次,美國對華為的打擊在深化,禁止中國高科技產品採用美國技術和部件超過10%。再者,受疫情衝擊,美國國內的反華、嫌華和恐華情緒前所未有上升,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回到了50年代。另外,130多家美上市的IPO中國公司可能被驅逐,切斷利用美國金融市場的通道。
朱鋒認為,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中美的分裂對全球正在進行的抗議行動有百害而無一利。為什麼特朗普看不到疫情需要中美合作的內在緊迫性,反而借助疫情來進一步推升中美衝突和對抗?這一點恰恰是美國國內政治的特殊性,朱鋒也從四個方面來說明此問題。
首先,特朗普上台以後,其“中國政策話語體系”發生了歷史性倒退,從一開始特朗普政府及其執政團隊就強烈“妖魔化中國”,這種“妖魔化中國”背後代表了特朗普的執政團隊在和中國關係交往中有一種讓中國人難以理解的“受害者情結”。這種“受害者情結”不僅阻擋了特朗普大選,而且進一步使得特朗普近三年對華政策成為基調,也使得疫情成為特朗普政府“美國利益優先”,對中國高度對抗性情緒發洩、打壓中國的重要手段。
第二,疫情加劇了美國對中國的憂慮。美國人認為疫情很大程度上給中國打開了機會之窗,它會使中國進一步崛起、擴大全球影響力。因此“強化對中國的打壓、進一步推進和中國在科技、產業鏈、價值鏈上的脫鈎”是特朗普政府和中國進行大國中心主義戰略競爭的目標和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疫情成為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工具。打壓中國可以讓特朗普轉移國內批評,讓國內民眾把對特朗普前期在抗疫問題上的猶豫、無能甚至低效的抱怨轉移到中國人身上。另一方面,美國將要進行總統大選,特朗普意圖連任,因此他要把“中國問題”變成進一步推升美國民族主義情緒、強調特朗普的政績、使特朗普在新冠疫情帶來的批評和指責中贏得大選的重要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