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網評:為能者擔當讓“揭榜掛帥”落到實處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胡宇齊
“唯才是用”的主張社會普遍認同。但“揭榜掛帥”從理念層面到具體落實,並不會水到渠成,必然要積極推動。“揭榜掛帥”長效機制的內核,正是要為能者擔當,讓他們心無旁騖攻堅克難,向全社會傳遞“實幹為要”最強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時指出,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直白的話語,釋放的信號也很清晰,就是要打破繁文縟節、條條框框,千方百計把創新能力搞上去。
長期以來,科研領域拿項目、報成果、評獎項,“論資排輩”現象相當常見。早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可探索搞“揭榜掛帥”,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近年來,“揭榜掛帥”已進入實操階段。比如,在新冠疫苗研發上,就有多個團隊“揭榜”,分別沿著5條技術路線加速攻關,目前已有團隊取得積極進展。事實證明,在更大範圍尋找“英雄”,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更有利於用足資源、優中選優。
“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唯才是用”的主張社會普遍認同。但“揭榜掛帥”從理念層面到具體落實,並不會水到渠成,必然要積極推動。誰有資格“揭榜”?“揭榜英雄”如何施展拳腳?揭了榜沒有成功怎麼辦?這些都是現實問題。更重要的是,“懸榜”往往求的是應急之策、破局之才,但從長遠考量,更應建立起配套的長效機制,才能讓這一制度創新持久釋放紅利。
首先,如何認定“能者”,這是“揭榜掛帥”的基礎。放眼現實,有真才實學的創新人才,特別是初出茅廬的青年人才,未必有多少論文、職稱、獎項傍身。楊振寧院士曾指出,拿到博士學位後的5到10年期間,是科學研究工作者的困難時期。可縱觀世界科技發展史,很多重要成果都是科學家在青年時期的發現或發明,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時不過20多歲,牛頓發明微積分時僅20歲出頭,愛迪生發明留聲機時不到30歲。這啟示我們,認定“能者”不能生搬硬套,必須要有新思維。這並非是要拋棄標準,而是必須拋棄刻板門檻,選出真正有能力、有闖勁的潛力股,即便是“茅廬白衣”亦無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