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大內需是應對疫情短期衝擊、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緊迫要求。 |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當前,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國際上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我們既要因時因勢完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又要切實增強緊迫感,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落實好擴大內需的各項舉措,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深刻認識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畢吉耀、張哲人文章表示,擴大內需是應對疫情短期衝擊、促進經濟回升向好的緊迫要求。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隨著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和復工復產加快推進,3月份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回升態勢,工業、服務業、投資、零售和進出口降幅都大幅收窄,就業和物價保持穩定並有所改善,防疫物資供應和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有力,基本社會民生保障保持穩定,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同時,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保持經濟回升態勢的任務依然艱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防控措施帶來的各國經濟活動停擺仍在繼續,主要經濟體普遍陷入嚴重經濟衰退,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恢復正常運轉仍需較長時間。這不可避免會影響中國外貿進出口,也會影響國內一些行業和企業供應鏈正常運轉,從而加大經濟下行壓力。但更應看到,經過多年艱苦努力,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經濟增長已由以往過度依賴外需轉向內需主導,國內需求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在世界經濟滑向衰退、外需可能大幅萎縮和國內復工復產步伐加快、經濟活動漸趨正常化的情況下,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釋放被疫情抑制的居民消費潛力,增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擴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補短板等方面的有效投資,就能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擴大內需是應對外部風險挑戰、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趨勢的戰略基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在不斷融入世界經濟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環境衝擊影響。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面對相關國家和地區貨幣大幅貶值、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經濟嚴重衰退對中國外貿出口、貨幣穩定和經濟增長造成的衝擊,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採取增發國債擴大內需、深化國企和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穩住了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為經濟高速發展和擴大開放奠定了基礎,而且有力促進了東亞地區金融形勢穩定和經濟復甦,展現了負責任大國形象。2008年始於美國的國際金融危機將世界經濟拖入衰退的深淵,也給中國經濟帶來嚴重衝擊。中國及時出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回升。經驗表明,擴大內需始終是我們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和國內經濟“三期叠加”的新形勢,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變化特征,在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層次的同時,立足自主創新和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及供給體系優化,不斷鞏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趨勢,推動中國經濟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
可見,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不僅是當前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盡快恢復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而且是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的戰略部署。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和貨物貿易國,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只能依靠不斷擴大內需拉動,不可能主要靠外需。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也是培育發展國內市場、為各國創造更多互利共贏機會、應對一些國家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有效途徑。
深入理解和把握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內涵
文章分析,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擁有全球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市場。同時,中國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和充足的要素供給,正處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無論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還是完善基礎設施網絡、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抑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補齊社會事業短板,都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潛力和需求。只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深入理解和把握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內涵,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旺盛需求潛力充分激發出來,就能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在應對疫情衝擊的背景下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戰略有效結合起來,既通過必要的政策支持擴大國內消費和有效投資需求,為企業復工復產達產創造市場需求;又引導企業創新產品、服務和供給模式,更好滿足多樣化和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的中心任務,也是激活消費市場和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牽引;進一步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發展水平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的主戰場,也是滿足居民日益多樣化消費需求的有力支撐;提高基礎設施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的基本保障,也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領域。因此,擴大內需戰略既是需求調控舉措,更是引導供給體系質量躍升的“力量倍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