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產業鏈韌性是中國汽車產業信心之源
http://www.crntt.hk   2020-04-26 08:54:13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汽車產業展現出來的強勁韌性令世界矚目。這種韌性不僅僅表現在產業鏈強大的抗壓能力,更表現在其“可延展性”。

  經濟參考報發表記者吳蔚述評文章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汽車產業的重壓不言而喻,特別是擁有全系列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武漢“封城”,令中國汽車供應鏈遭受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疫情初始階段,不少整車企業特別是跨國車企開始考慮雙供應商模式,汽車產業鏈外移的言論一度甚囂塵上。然而多數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仍然認為,中國汽車供應鏈相對穩定,這是由於汽車零部件生產的“近地化”決定,只要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的地位不變,全球汽車供應鏈集中於中國的現實就不會改變。

  文章分析,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完整的工業體系,決定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抗壓能力。2018年的數據即顯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了10萬家,實現了1500種部品的覆蓋,擁有從上游零部件到中游的一級/二級供應商,以及下游的整車製造廠、出行服務商的全產業鏈條。而且這樣的產業鏈條並非單一的、線性的,中國六大汽車產業集群業已形成環環相扣又互聯互通的拓撲結構。事實證明,如果某些環節缺失,那麼製造體系就很難連綴成網,在重壓之下就會斷鏈,這也正是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工業體系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來的短板。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汽車產業鏈還在不斷延伸,而這種“可延展性”是韌性的更重要維度。本周,儘管華為發布汽車智能化產品頗為低調,但這再次表明,華為這家在全世界引起波瀾的公司已然成為面向未來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躋身於汽車產業鏈的上游。事實上,華為早已與上汽、北汽、奧迪、比亞迪、東風等車企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已經占據了全球無人駕駛“必要專利”的第一名。正如任正非所言:在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化這方面的人工智能,華為目前“是世界上最強的”。如今華為表示要加大投入,覆蓋無人駕駛所有底層服務,包括乘用車、商用車、特種作業車等場景,同時還將大舉布局充電樁“新基建”。

  毋庸置疑,華為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鏈向新領域延展的重要節點,同時也再次證明,在當下以及未來給汽車產業賦予靈魂的角色就是5G或擴而大之就是更新的通信代際。可以預見的是,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巨變。據業內人士分析,未來電動汽車的價值和價格構成,70%都不在傳統的車身、底盤等硬件部分,而將集中在軟件領域。這70%的巨額戰場,必將改變傳統造車時代德系與日系掌控大部分市場利潤的格局,未來汽車的上游主導者將極大概率向掌控軟件技術的產業集群轉移。

  文章稱,華為在5G和無人駕駛領域的優勢,加上中國業已沉澱的汽車工業資源,已經決定了中國汽車產業的贏面。事實證明,與世界其他地區汽車供應鏈相比,中國汽車產業最快走出疫情陰霾,實現全面復工復產。中國的制度優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正是中國汽車產業鏈韌性的強有力保障,而這種強勁的產業鏈韌性是中國汽車產業的信心之源。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