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大有效投资需求,加大投资安排力度,发挥好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积极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看,新冠肺炎疫情已对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综合起来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当前做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积极对冲疫情影响,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尽快把中国发展的潛力和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韩永文章称,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強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潛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贯彻落实中央工作部署,各地应在促进消费回补和潛力释放的同时,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內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通过扩大有效投资需求,加大投资安排力度,发挥好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积极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有效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文章指出,在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中,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內,固定资产投资有力拉动了经济高速增长,尽管有时会出现因投资決策失当导致经济过热、环境破坏和资源配置浪费等情况,但总体上看,其对提升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強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在绝大多数年份都远高於经济增长的速度。根据统计资料,1982年至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9%。其中,1991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21.8%,高出国內生产总值增长率10个百分点以上。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中国国內生产总值为99.0865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56.0874万亿元,占国內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6%。在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內生产总值构成中,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內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体上在45%左右,2015年以后这一比重开始下降,但仍然在43%左右,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当前,中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客观上要求经济增长需以提高居民消费增长能力,以及全面改善人民社会生活、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支撐。还要看到,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活动来拉动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经济增长结构失调、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最终会偏离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近年来,我们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最终消费在国內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正朝著提升最终消费率和服务业比重的方向发展。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渐进的。最终消费率的提升本身就是个渐进的过程,並且受到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增长预期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当下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与此同时,近年来投资需求也不足,特别是产业投资意愿不強,使投资增长低於经济增长,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居民就业、收入及消费预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初步推算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两个数据与前些年相比明显偏低。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旅遊、餐饮、交通运输和商品、服务等消费市场的影响较大;疫情造成的复工复产延时对製造业也形成较大冲击;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协调地恢复到正常水平还面临不确定因素。同时,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给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对此,我们需准确把握国內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著力点和应对举措。重点是要加快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潛力释放,拉动製造业和服务业快速恢复,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短期来看,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不仅可以直接推动製造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而且相当部分的投资还能直接转化为消费资金,进而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
加大製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优化投资结构
文章认为,扩大有效投资需求必须坚持以优化投资结构为前提,既要解決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存在的短板,也要切实满足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撐。
相比製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於季节、气候等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受疫情影响较小,目前正是加紧启动、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各地需因势利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选准投资方向,鼓励、引导、扶持、推动有社会需求潛力、有市场发展前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的项目加快实施建设,同时也要防止出现盲目投资、乱上项目、重複建设等问题。
近年来,各地政府在安排投资建设计划的理念上,有了较大进步。从最近各地陆续发布的信息来看,各地的投资计划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领域:一是科技产业发展、创新载体、高精尖产业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建设;二是5G应用与信息传输、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现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公共卫生、医疗设施、社会公共管理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五是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建设。这些投资方向基本属于补短板、強弱项、打基础和提升增长动能的建设领域,既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又能夠为今后更长远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