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近期,全國已有多個省份的教育主管部門公開發布消息,省內高三、初三年級已全面複課或已做好複課準備;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的3714家A級旅遊景區恢復對外營業,陝西、上海、四川等地180多家博物館恢復開放;多地政府官員帶頭在餐館堂食,鼓勵市民出門消費……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各地的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復中,同時,被疫情暫時抑制的消費需求也將得以釋放。
生產生活恢復與消費需求釋放,有助於從供需兩端共同推動經濟復甦。2020年1月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下降13.5%、24.5%和20.5%,失業率也上升至6.2%。國家發改委在3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給出判斷,疫情對國民經濟造成的衝擊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為了保障疫情防控、生活所需物資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復工複產,一系列階段性的應急政策措施在此前陸續出台並落地。得益於企業迅速的產能恢復能力、完善的產業鏈和其他配套保障,這些多數作用於大型保障性、生產性企業的政策措施,其效用得到快速、精准發揮,實現了前期疫情防控和復工複產的兩手抓、同步走。
不過,由經濟社會流動暫緩帶來的一系列中長期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間接加速了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除了全球供應鏈的變化,事實上,在疫情發生之前,我國就正處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之中。特別是在製造業和服務業,那些能夠主動運用新技術、發現新需求的生產經營主體,經過幾年產業附加值發掘後,往往能夠有一定的資本積累和相對固定的產銷渠道,可以減輕疫情的衝擊並迅速恢復生產。但同時,每個產業中也有本身就處於出清邊緣的主體,受限於利潤累積和市場認可度,這類企業受疫情衝擊更大。《金融時報》記者在疫情期間對多個產業的調研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疫情後的“馬太效應”正在潛移默化中塑造產業的新格局。
而產業轉移的提速則更多地出現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中。3月1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以省域為單元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這也是各地在防疫期間的物資保障和復工複產原則。近些年,由於地方產業規劃的明確和各類生產要素成本的提高,產業轉移的特征已在多地有所顯現。在經過這段特殊時期物資調配的調整作用之後,特別是在醫療防疫、民生保障等產業鏈中,產業轉移將更為明顯。
另一方面,一些新服務業正在產生。儘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1月份至2月份出現了約20%的下降,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在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的情況下,金融業上升4.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上升3.8%。這並非完全是疫情引發的暫時性需求,疫情在改變生活、消費習慣的同時,也讓服務業目前的短板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得以顯現,其中較為突出的是農業領域的運營推廣、冷鏈物流和產地採購。
出於對農產品價格的考慮,農產品上行的中間環節在過去沒有得到充分運用,而在疫情期間,流通環節的打通和各類技術的運用或許能夠更充分地挖掘農業價值,其中也會產生新業態。類似新服務業需求在疫情期間還有很多,其在生產生活恢復後都將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此外,以目前狀況來看,疫情在其他國家的蔓延也將為我國經濟帶來更多未知的影響。
這些涉及中長期的結構調整,意味著一旦正常生產生活恢復,在關注到生產經營主體和產業持續經營的基礎上,疫情期間所產生的新轉變、新產業也對政策、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政府和金融部門為例,在疫情發生後,經營主體的持續經營需要財政和金融以更長的貸款期限或更高的貸款額度,來彌補短時間內的流動性不足。但如果涉及到產業結構轉型、產業轉移和新服務業產生的需求,就需要政府首先從產業規劃層面給出明確調整;金融部門在對衝前期應急政策措施的同時,也要更為系統性地研究中長期調整所引發的新的外部資金需求,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金融服務和金融創新。
疫情對於個體而言或許是“暫停鍵”,卻給某些行業以及整個經濟社會帶來巨大變化。金融在短期應對方面應把控好力度和節奏,與此同時也應明確產業、經濟的變化趨勢,做好業務結構、金融創新在順應、支持中長期經濟結構調整中的準備。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宋玨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