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3月16日,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門診大廳,一台智能消毒機器人噴灑消毒劑。該智能機器人可在指定地點噴灑霧狀消毒劑,當濃度達到一定標準後,自行前往下個停留點。 |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經過50天的隔離,中國人的生活似乎正逐漸恢複正常。但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能從中國的例子中得到什麼,以便將其應用在患者越來越多的歐洲大陸上呢?
《西班牙人報》網站3月18日載文《中國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所使用的技術》,文章說,顯然,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需要醫護人員的參與,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技術對中國走出危機的重要性。我們分析了中國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所使用的技術。
我們從最“基本”的說起:智能手機。鑒於幾乎所有人都擁有手機,遏制疫情的理想做法就是先從這類設備下手。因此,在隔離期間,中國人開始使用一種二維碼手機應用。
他們需要在應用程序上填寫一些個人數據,并說明過去14天是否曾出現症狀或去過受疫情影響的地方。基於以上數據,應用程序會生成一個二維碼,并根據每個人被感染的風險程度顯示不同的顔色:紅色、黃色或綠色。
上述發揮了巨大作用的應用程序遠非唯一得到應用的技術。人工智能成為另一個支柱。
阿裡巴巴達摩院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它能够通過分析CT影像檢測出新冠肺炎患者。該系統可以分辨出新冠肺炎患者與普通肺炎患者之間的差異,准確率高達96%。
此外,中國各地的地鐵站、火車站、機場和社區服務中心都配備了用於檢測體溫的自動化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