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中國江蘇省東海縣一所中學的教師通過智能手機給學生在線上課。(法新社) |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新基建近來成為中國投資界的熱門話題。自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後,新基建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經濟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引擎。新冠疫情後,新基建又被重提。從新冠疫情的背景來看,新基建不僅僅是官方推動的刺激經濟的工具,更是社會的客觀需求。
美國《僑報》3月11日載文《中國“新基建”從可能變成了必要》,文章說,首先,從本輪新冠疫情來看,對於高流動、高效率、高聯通、高風險的現代社會,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是其賴以平穩運轉的基礎。從中國的疫情防控到順利複工複產,新技術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非典(SARS)相比,新冠疫情由於病毒特性和人口流動加劇而傳播更加迅速。但實際上,中國近兩年推行的移動終端支付,“無現金社會”,客觀上緩解了本次疫情。無接觸支付為隔離創造了條件,若中國仍是實體支付社會,本輪疫情的狀況將不敢想象。
此前在綫醫療、在綫教育、遠程辦公等在人們生活中滲透率并不高,而本輪疫情過後,這些將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必需品”。疫情造成的極端條件,為這些新業態提供了“試驗場”,使它們在最短時間內得到了市場的檢驗。
與傳統社會相比,現代社會對於風險、災難的管理意識較強,并不滿足於被動應付。預知風險,准備應急預案,將是未來管理風險的主流做法。而現代社會的高聯通、高效率,也對其遇到風險和意外時的自我調整修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本輪疫情為例,中國受疫情影響推遲複工,全球不少產業都出現供應鏈中斷的現象。目前擁有的技術只能部分程度緩和這種斷供,這意味著全球社會在突發事件後的自我修複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因此,新基建的推行,因新冠疫情從“可能”,變成了“必要”。
其次,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基礎的新基建,將重塑中國的社會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