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韌性凸顯
http://www.crntt.hk   2020-03-16 09:39:37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新冠肺炎疫情發酵之後,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經濟、社會、金融等領域的措施,為疫情防控提供主要保障。放置於全球市場的坐標系中,中國金融體系當前所呈現的穩定性特征,還將為經濟的長遠發展發揮多重積極效應:一是信心效應;二是引領效應;三是渠道效應。

  金融時報發表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文章表示,2月末至今,隨著海外疫情日趨嚴峻,全球市場接連遭遇“黑色一周”“黑色星期一”等罕見的動蕩。相較而言,中國市場調整幅度較小,並率先實現反彈企穩。這表明,中國經濟金融的內生韌性正在被全球重新認知,投資者們已“用腳投票”。

  文章分析,這一韌性扎根於有效的政策組合、穩健的金融體系和勃發的新興產業,不僅守住了短期的防風險底線,更有望開拓長遠的發展空間。由此前瞻,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下,中國韌性料將得到進一步夯實,逐步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和金融信心的關鍵來源。

  韌性之一:政策“組合拳”鞏固發展長勢

  不同於其他“黑天鵝”風險,全球性疫情引致了社會、經濟、國際關係等領域的廣泛衝擊,對一國治理水平、機制功效、政策協同形成了全方位“壓力測試”。新冠肺炎疫情發酵之後,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經濟、社會、金融等領域的措施,為疫情防控提供主要保障。國家及時出台了有序復工及其他配套政策,並積極協調資源快速建設專科醫院,從根源上抑制疫情傳播和蔓延;財政部門積極減稅降費,並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和醫務人員提供補助和補貼;央行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支持,並通過多種途徑引導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靈活適度;金融監管部門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提供定向信貸支持,對受災地區股權質押、融資融券作出特殊安排等。得益於上述政策“組合拳”,防疫、復工兩大任務得到平衡兼顧。一方面,3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雖然當前全球仍處於本次疫情的上升周期,但是“疫情正在中國走向結束”;另一方面,據我們測算,2月10日至今,全國平均復工進度持續加快,前期進度滯後的浙江、福建等地改善明顯,國內經濟循環正在提速回歸常態。基於此,本次疫情的短期衝擊雖然不容輕視,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中樞。從二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速將逐季實現修復、反彈和企穩,全年增速預計在5.6%左右。在IMF、OECD紛紛下調全球增長預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韌性相對凸顯。

  在守住增速底線的同時,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趨勢料將穩健延續。近年來的經驗表明,外部衝擊將促進而非阻滯中國經濟提質增效。2019年,貿易摩擦的外部壓力加快了中國經濟機制的內部改革。根據世界銀行和世界經濟論壇評估,在營商環境層面,2019年東亞—太平洋地區營商環境的改善大幅放緩,但中國推出的改革措施多達本地區的近四分之一,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改善幅度前十大經濟體;在綜合競爭力層面,美國失去全球第一的位置,而中國排名則保持穩定。2020年,疫情的出現暴露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部分短板,也從資源分配的角度凝聚了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供給側“擠水分”、硬核科技加速崛起等重要的社會共識。展望未來,在贏得戰“疫”勝利之後,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改革再出發的主要脈絡。通過綜合運用經濟金融體系改革、監管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等多重工具,全要素生產率的提振將支撐中國經濟長期穩中向好,而齊頭並進、相互支撐的“全體系改革”也會成為金融市場穩定的根本支柱。

  韌性之二:金融穩定激發經濟活力

  本次戰“疫”過程中,中國經濟生態和金融體系之間建立了良性而有效的雙向互動。一方面,實體經濟為金融穩定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受疫情衝擊影響明顯的地區、行業、企業、個人獲得了高效的結構性支持,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另一方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金融體系平穩運行為實體經濟持續“輸血”,而金融市場預期的穩定也夯實了投資和消費信心。

  放置於全球市場的坐標系中,中國金融體系當前所呈現的穩定性特征,還將為經濟的長遠發展發揮多重積極效應。一是信心效應。2月3日開市之後,中國金融市場雖然遭遇短期下挫,但是其後迅速回歸長期穩態。近期,隨著疫情向全球蔓延,國際市場急劇震蕩,而中國市場則保持相對韌性。今年年初至3月10日,中國市場的累計收益率位居全球主要市場前列。這表明,在全球抗疫的下半場,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長期信心依然穩固。二是引領效應。從投資者結構來看,今年年初至今,中國公募基金規模呈現強勁增長,延續了去年的發展趨勢,表明機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主導作用繼續強化。由此,產業的基本面潛力與機構投資者的專業理性相輔相成,有望高效發揮金融體系的調節功能,引導更多資源流向高效率行業。三是渠道效應。以本次疫情為契機,中國利率水平加速下行,預計將進一步擠壓息差。受此驅動,中國金融體系料將加快降低對間接融資息差收入的依賴,更加主動地布局多元化經營、豐富直接融資體系,從而更加適應新興產業的多樣化融資需求。這將與漸行漸近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試點形成合力,進一步疏通中國新興產業的融資渠道。

  韌性之三:新興產業增強復甦底氣

  本次疫情以及接踵而至的油價博弈等“黑天鵝群”,表明慢增長、多博弈、高風險已經構成當前全球經濟的長期困局。著眼長遠,突破這一困局的核心鑰匙在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及其衍生的“三新經濟”(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當前,中國科技創新呈現“量效雙升”趨勢。在數量層面,據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測算,2019年,在全球前100大科創集群中,中國擁有18個,數量僅次於美國,並且中國科創集群的科技產出增速大幅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而據CBInsights統計,2019年,中國新經濟頭部企業的數量位居全球第二,超過日、韓、德、法、英、印的總和。在效率層面,2019年中國科技研發的產出已經比肩德國、美國等傳統強國,同時創新質量指數較高收入國家均值超出逾40%,但是所需的研發投入卻相對更小,因而,中國科創正在以“產出/投入”效率的優勢展現出彎道超車的趨勢。

  從當前基礎前瞻未來趨勢,隨著2019年中國人均GDP邁上1萬美元台階,居民消費升級向質量高度、市場深度、產品廣度的“三維”拓展將是大勢所趨。這一趨勢不會因短期疫情而扭轉,相反有望在疫情後強化,成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其一,以居家辦公、線上教育等“宅家經濟”的井噴為標誌,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經濟“被迫”衝破諸多路徑依賴,系統性地重塑了消費習慣和商業模式。在疫情平息後,新習慣和新模式仍將部分延續,從而以“線上+線下”的新零售、雲服務改造消費端,以物聯網、智能製造變革供給端,促使中國經濟開啟新形態。其二,疫情之後,無論是微觀層面居民生命健康追求的再增強,還是宏觀層面公共衛生系統的再升級,都將為在線問診、健康管理、生物醫藥、精准化治療等大健康產業帶來穩健的需求增長。其三,本次疫情料將長遠地改變社會觀點,人本主義有望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對生活幸福感的強調,對個性化需求的尊重,將持續創造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新需求、新場景,從而為“三新經濟”提供廣闊的藍海,並賦予細分市場的深耕者以時代紅利。

  從全球投資者的選擇來看,今年年初至今,中國創業板累計收益率不僅高出主板市場,亦領跑全球各主要市場。這一反差印證了中國新興產業的蓬勃生機,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其長期發展潛力正在進一步凸顯。儘管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帶來了復工壓力和產業鏈阻滯的衝擊,但戰“疫”進程也創造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崛起機遇,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推進的催化劑。疫情是一次洗牌,無法逆流而上快速轉型的企業和生產模式將淹沒於時代浪潮中;疫情也是一場變革,在“創造性破壞”中推動了轉型升級的步伐,中國新興產業有望化“疫”為翼,打開發展空間。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