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受網上零售拉動,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80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時隔4個月重返8%的增速平台。
僅“雙十一”當天,天貓成交額達26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5.7%。剛剛過去的“雙十二”,天貓成交額再創歷史新高。元旦、春節將至,商家摩拳擦掌,準備開啟線上線下狂歡。除實物消費,旅遊、文化、體育、養老、家政等服務消費也異常活躍。
中國消費市場的蓬勃生機,反映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消費正持續穩定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5%。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占比達到50.6%。
新消費帶來的內需潛力釋放剛剛開始。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商,期望在“機遇之國”分享紅利。天貓淘寶平台成為不少海外品牌和新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雙十一”前夕,在第二屆進博會上,泰國、俄羅斯、墨西哥等國宣布進駐天貓開設國家旗艦店;113個新品牌通過入駐天貓國際,首次觸達中國市場。
“‘光棍節’本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單身青年的玩笑話題,如今演變成驚人的盈利模式。”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如此評價“雙十一”購物節。11月11日當天,來自全世界20萬個品牌的官方旗艦店集體推出折扣措施,為用戶節省至少500億元人民幣。
不僅如此,“雙十一”這個中國創造的消費概念正改變全球消費方式。“從中國到俄羅斯、阿根廷,全球5億消費者湧入阿里巴巴平台,搶購從手機、冰箱到腰果等的各種商品。”彭博社報道說。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平台全球速賣通成為不少國家“剁手黨”的首選。在俄羅斯,幾乎每6個俄羅斯人裡就有1人在使用速賣通;在巴西,2018年巴西人跨境在線購物有23.9%是通過速賣通平台進行的;在西班牙,速賣通幾乎人盡皆知,是當地最受歡迎的跨境購物網站之一。
“品種豐富”“質優價廉”“不在大城市也能享受網購之樂”……這是海外消費者網上選購中國商品時頗為一致的看法。同時,中國電商在技術、物流、支付體系、營銷模式、市場培育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也備受海外歡迎。
東南亞擁有大量對互聯網高度依賴的青年消費群體,但電商市場尚在發展初期。在馬來西亞,複制中國“淘寶村”的成功經驗為當地農民帶來新機遇;在菲律賓,“雙十一”網購成為傳統聖誕購物季的有益補充,延長了當地人的購物熱情;在印尼、越南、新加坡和泰國等地,當地互聯網公司正大力推行“出行+外賣+支付”模式……
在非洲,有“非洲阿里巴巴”之稱的電商Jumia效仿“雙十一”購物節,力推“移動支付周”“Jumia周年慶”等促銷活動。Jumia聯合創始人薩哈?博伊諾奈克說,中國在電商市場培育、數字支付和物流管理方面有成熟的經驗可供非洲學習和借鑒。
隨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充分挖掘,中國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得到持續釋放;同時中國成功經驗在海外落地生根,也給新興經濟體消費市場帶來更多活力。中國消費的“海量”與“躍升”不僅將驅動中國經濟增長,更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機遇與活力。
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陳恃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