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猶太自治州比羅比詹市附近的大豆農場內收割機正在作業。 |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外部環境變化正在促使中國重繪農業供應綫,并將帶來深度影響。雖然中國以前的許多農產品進口都來自美國,但現在增加了從其他國家的進口。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11日刊文稱,美方應該知道,中國將重繪農業供應綫路。畢竟,不管有沒有貿易戰因素,中國都要大量采購糧食。因此,形勢決定了中國要使糧食進口來源多樣化。對中國的糧食安全來說,降低對僅僅一個供應商——美國——的依賴肯定更好。即使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農民可能也不會重新獲得市場份額。
2008年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就開始生效。在中美貿易關系仍然不穩定之際,北京與新西蘭的貿易關系看上去很牢固。事實上,11月初,中國和新西蘭宣布正式結束兩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新西蘭總理阿德恩11月4日說:“這確保了我們升級後的自由貿易協定仍將是中國與任何國家簽訂的最好協議。”
中國消費者確實一直在購買新西蘭牛羊肉作為豬肉的替代品。新西蘭銀行的分析師上周評估該國農業綜合企業時指出:“由於海外市場需求強勁,加上供應吃緊,羊肉出口價值明顯高於企業定價。”
至於牛肉,在截至2019年10月的一年中,新西蘭牛肉出口增長了11%。新西蘭銀行的分析師寫道,“實際上,中國在(新西蘭)產品上的出價一直高於(美國)”,同時指出近幾個月來,新西蘭牛肉出口的一半以上銷往中國。
如果不是貿易戰,美國養牛戶本可以從中國對牛肉需求的增長中獲益。此外,中國一直是新西蘭至關重要的乳制品行業極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其他一些行業也從中國改變農產品購買習慣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