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更遙遠的深空
姜貞帶著兒子和父母同來觀展。和長輩們相比,姜貞10歲的兒子對於高鐵出行早就習以為常,令這個男孩大飽眼福的是展廳內造型各異的航天器模型。
“東方紅一號”“風雲一號”“神舟一號”“嫦娥一號”……各種被命名為“一號”的航天器模型記錄著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演變。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並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中國航天技術由此走向新紀元。
1999年,中國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成功。在“神舟一號”返回艙前,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學生楊萬濤作為志願講解員,耐心地向一批又一批參觀者講解著飛船返回艙的作用機理。
“大家對它的名稱和作用非常感興趣,問了很多相關的問題。我告訴他們,‘神舟一號’搭載了青椒、西瓜、番茄等作物種子,進行了有趣的植物實驗。”楊萬濤說。
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姜貞的兒子從互聯網上了解到這些信息,“楊利偉”這個名字也深深烙印在他的心裡,痴迷航天的他希望自己將來有機會親眼見證中國創造更多的太空探索“第一次”。
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單船飛行到組合體穩定運行,中國航天人在自主創新中不斷取得新突破。近年來,中國的月球探測任務和空間站建設計劃更是引起了海內外前所未有的關注。
“這個展覽很有意義,特別是對於‘90後’‘00後’來說很有必要,讓我們對於自己未曾親身體驗的發展歷程有了更多感性認識,有利於培養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楊萬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