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在產業分工不斷深化、資源要素全球配置的背景下,供應鏈已經深度嵌入中國生產和流通的各個環節,成為連接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關鍵紐帶,供應鏈創新發展也成為推動國民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國際上,美國、英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較早認識到供應鏈在經濟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將供應鏈從企業微觀層面上升到國家戰略和全球治理的宏觀層面,把供應鏈政策作為提升產業競爭力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手段、推進多邊合作的戰略工具。觀察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供應鏈政策,能夠為中國制定適合國情的供應鏈政策提供有益參考。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李子文文章介紹,美國是最先提出並系統實施供應鏈國家戰略的發達國家。其供應鏈政策大都聚焦於國防安全、民生安全、國際貿易等重要領域的關鍵產品和物料的供應。2005年後,美國的供應鏈政策逐漸向維護國家安全的方向傾斜。2012年,美國發布的《全球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指出,全球供應鏈系統是對美國經濟和安全“至關重要的資產”,同時提出“促進商品的高效和安全運輸”和“培養具有彈性的供應鏈”兩大戰略目標,標誌著美國將其供應鏈政策上升到國家戰略。
具體來看,美國供應鏈政策主要在四個方面發力:一是加強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和預警,通過供應鏈風險管理技術方法識別出關鍵領域的物資、基礎設施等情況,並據此加強對不同領域供應鏈脆弱性的評估和預警。二是加強供應鏈彈性,通過保留適當的物資冗餘應對外部供應鏈中斷風險,並出台一系列提高製造業和國防工業領域供應鏈彈性的舉措。三是促進政府部門和機構針對供應鏈安全問題進行必要的立法,從源頭確保供應鏈安全,在一些細分的行業領域也出台了多項涉及供應鏈安全的法案。四是加強供應鏈安全國際合作,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形成供應鏈合作框架和協議。
英國將供應鏈視為本國製造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關鍵要素。英國大力推動先進製造業戰略,供應鏈政策是該戰略的重要內容。2015年,英國發布《加強英國製造業供應鏈政府和產業行動計劃》,標誌著英國將提升製造業供應鏈的競爭力上升為國家戰略。
英國的供應鏈政策體系趨於成熟和完善,在供應鏈協作、創新、融資、彈性安全等方面均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一是推動供應鏈創新。在流程創新方面,幫助製造業研發並應用新的供應鏈生產線,推進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研發,支持製造咨詢服務企業和製造企業密切合作;在技術創新方面,持續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供應鏈不同環節的應用,通過物聯網、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上下游企業的信息共享。二是加強供應鏈上下游在人才招聘、培訓方面的協作。鼓勵供應鏈核心製造企業借助其品牌力量幫助中小供應商招聘人才,並協助中小供應商進行定期的員工培訓,共享供應鏈培訓計劃和項目,提升供應鏈的整體協同水平。三是為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渠道,改善供應鏈資金流。要求商業銀行積極向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貸款,並為企業提供融資指南。同時,設立貸款基金,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四是著力提升供應鏈中中小企業的競爭力。通過推進政府部門、原始設備製造商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合作,為供應鏈內的中小企業提供發展機會、制定供應鏈績效改進方案。同時大力支持能源、航空、汽車、鐵路等重要工業領域的行業協會構建行業標準,向中小企業普及推行最佳的企業供應鏈實踐方案。五是推進供應鏈協作。鼓勵各行業領域的行業協會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談判和信息交流搭建平台,大力推動跨行業領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和最佳企業案例的交流、分享等。
德國早期供應鏈政策的重點是在製造業領域構建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為導向的綠色供應鏈,實現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有四方面舉措:一是加強環境標誌認證,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環境標誌認證系統“藍色天使”、第一個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系統“綠點”標識,並在紡織、汽車、機械等多個領域推出生態標簽。二是建立信息公開制度,推出“德國可持續發展準則”,要求企業參照該準則在各方面向公眾公開供應鏈能源消耗、資源利用、溫室氣體及其他有毒氣體排放等相關指標。三是設立政府獎項,表彰和支持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推動環保型產品進入市場,涉及領域包括汽車製造業、建築業、紡織業等。四是完善供應鏈全生命周期監管。德國法律明確了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要求生產者對產品生產、消費、回收直到最終的無害化處置等環節實現全面負責,保證對供應鏈全生命周期污染排放的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