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統一”對兩岸來說都是最佳的選擇 |
中評社╱題:台灣的前途與價值在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朱駿(台灣),台灣政治大學博士、獨立政治評論員
作者指出,台灣自1945年重回中國的懷抱,就與大陸處於國內關係。1949年之後,台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無不是面對大陸而做出的直接或間接反應。談論台灣前途必然涉及與大陸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關係,隨著大陸改革開放與全球化進程的迅速推進,台灣與大陸的關係糾結的程度越來越深。若不能理順兩岸關係,前途必受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一、台灣的病根在兩岸關係與國家認同
每個社會中,經濟衹是創造價值的體系,政治是分配價值的體系;分配領導創造,政治永遠制約經濟的發展,是一個社會最核心的利益與最大的發展發動機。人類社會自古皆然,台灣無法例外。此外,經濟發展需要依靠各種創新,孵化人民的創新能力需要一個思想與實踐相對自由的空間,這不是經濟體系自己可以決定的,而是政治體系決定的。台灣要提振經濟,必須先解決最嚴重的政治問題。
1、台灣的兩岸關係之病
表面上,兩岸的分裂分治出自國共兩黨軍事衝突的結果,實際上,根本在政治差異。由此出發,經過時間的推移,逐漸擴散到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轉換其性質為人民生活方式的差異,本質上還是政治差異的派生物。迄今如此,未來更不會例外。
很不幸的,台灣朝野幾十年來習慣呼喊“要拚經濟,不要拚政治”的口號,於是產生了朝野認知的誤區,以為政治是負面的因素。走進認知誤區必然引發思考與行動謬誤。近二十多年,經濟工商業的發展是最常被台灣內部人士用作比較兩岸之間實力消長的標準,總把眼光投注在經濟,卻忽略了制約它最深的政治。台灣的經濟發展必須靠企業,台商紛紛出走大陸或其他國家或地區,由於兩岸的關係不正常,令台灣政府的產業政策找不到有效的著力點,政府不能幫產業賺錢,所想落實的勞工政策也找不到博得企業配合的支點,經濟發展大受影響。憲政改革、國防、外交、教育事實上皆受兩岸情勢的牽動與影響,尚有其餘,不勝枚舉。
是故,兩岸的政治深深影響台灣內部的發展,這是可以輕易觀察得到的事實,不徹底解決兩岸的政治問題,一心衹想在經濟上打轉撈利,沒抓到重點,台灣前途永遠是搖擺不定,受制於人,不得善解,已為明白的事實與道理。
2、兩層國家認同的問題
台灣今天最大的政治問題病竃在兩岸關係,體現在兩層的國家認同問題:一是對現行中華民國體制的認同;一是對整體“一個中國”的認同。近30年以來,許多台灣政客利用了兩岸形勢,操作認同議題,在“國家認同”上編織似是而非的歪理謬論,誤導人民的認知,供其煽動鼓盪,營造形勢,為其黨內外奪權工具,不當地發展謀奪自己的權力。台灣人民在這種環境中對“國家認同”自然容易產生偏差與誤認,編織歪理謬論的人最後也必然不得不受自己的編織物牽引,距離事實基本面越來越遠,問題越來越大,難以站在事實基本面上務實解決問題。內外政治上常常出現超限戰,違背時代進步的理則,不但未合理解決前人遺留的政治問題,且嚴重影響經濟的發展布局,日積月纍,逐步形成一個自己造作出的發展瓶頸,製造了新的問題。
二、客觀上台灣可能的出路
就客觀可能性而言,台灣的出路衹有三個方向:獨立建國、維持現狀、與大陸統一,不可能再有其它。究竟這三個方向可以落實的客觀幾率如何,衹要對照事實基本面,應該不難判斷其可能性的高低。
1、台獨或獨台都是虛妄自想的假議題
什麼是台灣獨立建國?就是要以台灣方面的統治區域為領土,建立一個新國家。這必須要獲得國際承認,這條路早在兩蔣時代就封死了,如何有幾率在今天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大的世界局勢中成為可能?這衹要簡單的常識判斷就知其結果。自李登輝以來,當台獨理想與願望表達得強烈或採取一定的相應行動時,台灣受到國際的打壓就越厲害,也更加凸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原則”。
至於法理台獨,無非想藉中華民國之殼上市,那就是中華民國還在,無論怎麼瞎整,還是被中華民國這個緊箍咒罩著,衹是愚蠢地越來越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靠近罷了。台獨已經是死路,加上虛幻的“法理”就有活路嗎?陳水扁在多年努力衝撞“一個中國政策”之後,公開大聲說出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難道衹是虛幻的夢話嗎?
由此也可以導引出一個附帶結論,以國民黨當權派為核心的獨台路線,實際上是想搞變相的“兩個中國”,這也是一種形式的台獨,當然也不可能成功。自李登輝算起迄今,台獨派在台灣執政超過22年,都沒能成功,足證台獨與獨台是個不響砲、假議題。
2、希望維持現狀是台灣最大的盲點與危險
台獨之路已被封死,有不少人就異想天開,那就來個“維持現狀”吧。這是個表面上最四平八穩的說法,與美國的想法一致,也與國民黨長期獨台的欲求合拍,為該黨主張最力。
不過,兩岸自1945年以來,都無法跳脫出“一個中國”的主權範圍,1949年之後,兩岸雖於國際社會中始終存在誰代表中國主權的爭鬥,也沒能打破此格局。簡言之,兩岸所爭的衹是主權的“代表權”,不是主權本身;與韓日爭獨島、日俄爭北方四島、中日爭釣魚台、中印爭阿魯納恰爾邦等類情況截然不同。
從人類歷史來看,所有的僵局或均衡其實都是短暫的,最終都會改變。所謂的“現狀”在本質上也是個暫存的假象,有什麼現實的理由與條件主張“維持”?兩岸情勢的實質層面幾十年來早就明顯巨變,台灣的邦交國與國際空間因此被壓縮到可憐已甚的地步,向大陸有利方向傾斜的壓力還在持續增長之中,也就是“現狀”根本不曾也不能被維持住的明證。過去如此,現在與未來何嘗能例外?
那麼,根據事實基本面,兩岸之間根本就不存在可持續且可被清楚定義的“現狀”。質此,“維持現狀”若對台灣朝野政治人物與大多數民眾還存在絲毫的吸引力,不論其內在有多少不同的因素,這映射出,台灣大多數人對兩岸關係的理解出現了嚴重的錯誤認知,活在錯誤意識之中,這對台灣民眾的前途絕對不利。
有台灣知名學者拿“納許均衡”說事,“蔡政府試圖擺脫在‘抗衡’和‘扈從’之間做選擇,而改以維持兩岸間的‘納許動態均衡’作為大陸政策的戰略目標”。因為台灣向來消極被動與迴避現實,兩岸的對抗越來越朝對大陸有利的局面急速發展,台灣根本衹存在“抗”而缺少“衡”。“抗衡”之說不符合歷史的事實。台灣沒有一天做過大陸的扈從,倒是為了對抗大陸,沒少做過美國人的扈從,迄今猶然,這恐怕才是符合事實的情況吧?論證的出發點不是事實,持論者要不被自己誤導也難,結論要正確也可能性不大。
“納許動態均衡”是一個博弈論的術語,描述一種博弈的情境,在博弈過程中,無論對方的策略選擇如何,當事人一方“都會選擇某個確定的策略”,則該策略被稱作“支配性策略”。如果兩個博弈的當事人的策略組合分別構成各自的支配性策略,那麼這個組合就被定義為“納許均衡”。當一個策略組合被稱為納許均衡時,每個博弈者的均衡策略都是為了達到自己期望收益的最大值,與此同時,其他所有博弈者也遵循這樣的策略。
由這個定義可以看出,這種無論別人如何,自己“都會選擇某個確定的策略”的思考是一種幾近命定式的情境與前提,衹可能存在客觀封閉或自我思維封閉的體系中,而且是脫離現實的假設。其次,“為了達到自己期望收益的最大值”也是無意義的假設。在真正動態變動的環境,收益是有可能短期就劇烈變動的,不是一個常數,當事人沒有那麼全知全能,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收益的最大值為何,衹能推估出可能有利的方向。兩岸關係發展了幾十年,變化驚人,那些“都會選擇某個確定的策略”達到了什麼均衡?自己不改變,不表示別人不改變,看不到別人內在暗中的改變,也不表示改變不存在或未發生。
從人類的歷史事實基本面來看,人世間沒有機械式不變的狀態,“均衡”都是短期的、過渡的、靠不住的、不斷改變的。台灣在兩岸實力消長的對比中迅速落居下風,如果情勢發展方向不變,還會繼續惡化,應為符合事實基本面的判斷。難道這就是達到了台灣“自己期望收益的最大值”了嗎?所謂兩岸之間的“納許動態均衡”衹是禁不起事實檢驗之一廂情願的假想罷了。
三、台灣出路的合理方向衹在統一
獨立建國根本無法發生,維持現狀不可能,且對台灣方面不利,不是務實合理的好選擇,因為最終到頭是一場空。所以,台灣合理有利之出路的唯一方向必然落在“與大陸統一”的向度。不過,這個向度內是一個寬闊的場域,有好壞不同的路徑選擇,不是每條路都有利於台灣。台灣必須謹慎規劃與選擇具體的走法,才可能發展出最佳的路徑。
台灣的出路若要務實可行,就得站在事實基本面的基礎之上才有可能。當今兩岸的事實基本面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跳脫出這個框架,台灣在兩岸關係中就找不到可靠的著力點,就是自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叛逆待服的一省。
其次,兩岸關係是全體中國人的關係,不衹是大陸與台灣當局的關係,這才是最貼近事實基本面的實際情況,站在這個事實基礎上擬訂的戰略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台灣應努力獲得大陸廣大人民群眾的同情、理解與支持,而不僅僅是要能獲得大陸當局的同情、理解與支持。台灣不必自卑,應發展自己的主動權,才有爭取到在“與大陸統一”的場域中最佳的結果。如果繼續逃避,就是與自卑無異,結果衹能聽天由命,任人決定,不可能有好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