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全軍廣泛開展大考核、大比武活動,以提升實戰能力。張陵所在的“獵鷹突擊隊”臨近2018年年底,以優異成績通過了今年最後一次綜合性全員大考核——作戰能力評估。
這樣的大規模嚴格考核,張陵已記不清是今年的第幾次了。“它就是要確保不斷保持競技狀態、戰鬥狀態。”張陵說,“作為指揮員,壓力明顯比以往大很多——不僅專業知識,作戰上也要隨時保持在良好的狀態。”
張陵說,“獵鷹突擊隊”天生帶著“韌勁兒”和“狠勁兒”,只要任務在,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這不僅是我們的信念,也是中國軍人的信念”。
2008·致敬英雄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南方冰雪災害、汶川特大地震,危難關頭衝在最前的永遠是人民子弟兵。
那年,剛滿19歲的河南少年張闖,選擇了用行動向英雄致敬——報名參軍。
10年光陰,張闖已成為海軍某潛艇支隊一名能獨當一面的通信兵,“到部隊後才知道,原來海軍並不是都能見到大海的,潛艇兵也並不是想象中能看到海中的鯨魚海豚。”
潛艇兵的生活,危險、緊張、枯燥,而張闖的壓力更大——在水下執行任務時,通信兵是潛艇上唯一與外界保持聯繫的,收發訊息、傳達作戰命令,不能有絲毫差錯。
張闖的工作空間不足4平方米,“剛開始不熟悉,各種操作就要經歷一個由慢到快的過程。初練收報時,要反應一下才能寫出來,現在能達到每分鐘抄收100至120碼。”
在部隊,張闖經歷了多種艇型的變化。在精研通信技能的基礎上,張闖將目光投向了聲抗戰位,“我現在通過了本艇的考核,下一步要強化海上實踐,完成新部署賦予的職責使命”。
2018·新兵誓言
“我是肖亞春,來自浙江。”“我是張曉兵,來自廣東。”……
在火箭軍士官學校豐潤營區,近800名新兵經過3個月的集訓,已被授予列兵軍銜的他們,陸續奔赴火箭軍的各支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