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3日電/落後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這是從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中得出的深刻結論。這一結論,也深刻闡明了掌握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性。
國際話語權既指在世界上“說話”的權利,更指在世界上“說話”的有效性和影響力。加快提升中國話語的國際影響力,讓全世界聽到聽清中國的聲音,“不失語”是重要前提。
近年來,中國空軍警巡東海、戰巡南海、前出西太、繞島巡航,“空軍發布”多在一線機場第一時間發布信息、宣示意志,新華社用多語種向海內外播發,核心信息多次被美聯社、路透社等媒體轉引轉述,把握了國際話語權和輿論主動權。
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在我軍向“世界一流”邁進過程中,我國與外部世界的交往融通不斷深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面臨許多新挑戰。牢牢把握軍事活動的話語權、定義權和解釋權,須堅持中國站位、全球視野,務求對外傳遞正確信號和對內傳遞堅定信心的有機統一,既爭取國際輿論的理解支持,又回應人民群眾的深切期待,為捍衛新時代空天安全提供有利有力的輿論支持。
大事“不失語”才有國際話語權
“空軍發布”作為中國軍事新聞發布的一個重要平台,近年來備受海內外輿論關注,傳播力影響力不斷提升。
影響力來自大事當前“不失語”。2013年11月23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發布航空器識別規則公告。當天18時,即向海內外發布信息《中國空軍首巡東海防空識別區》,向全世界說明:中國空軍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進行空中巡邏,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國際航班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的正常飛行活動,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中國軍隊有能力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實施有效管控,將根據不同空中威脅採取相應措施,保衛空防安全。此後,就國際輿論的相關關切,相繼發布了7次東海防空識別區管控方面的信息,在國際輿論場上保持了“一語中的”態勢,把握了國際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