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便有了不斷擴大的交流,破除大陸的刻板印象也並非一帆風順,即使在同一地區,人與人之間交流也不乏矛盾齟齬,兩岸之間的交流,由於客觀上的經濟、政治差異產生衝突,甚至帶來反效果,加深之前原已有之的印象不時發生,或許這會成為一些人主張阻斷、縮小兩岸交流的理由,卻難以讓人信服。衝突和矛盾不會因為阻斷交流而消失,它們會存在下去,交流的目的是加深認識、求同存異,如果因為部分台灣青年在大陸的不愉快經驗或部分大陸人對台灣的誤解和衝突就停止交流,衹怕未來僅有的共識會日益消泯,兩岸更難以走向和平之路。
或者可以說,由於這些立場、情境是非真實的,對大陸的想像也是非真實的,那麼為何需要去關注它、解構它呢?對於這樣的疑問,或許可以回到布希亞的脈絡之下,非真實嗎?是的,如果有一天它成為真實呢?如果有一天非真實的“擬像”代替了真實的中國意象,出現在了台灣所有青年的腦海中呢?布希亞在分析波灣戰爭的輿論傳播中曾提及:“最普遍的信念是,相信一切虛擬的將很邏輯地進展為真實⑸。”若我們來設想一下放任無視“擬像”的中國流淌在台灣的青少年腦海中,它們會不會有一天會變成比中國大陸實際的樣貌更加真實的“真相”?
現時人們讚美網絡時代的方便快捷、資訊自由,Michel Serres把這一代青年定義為“拇指一代”,熱切地稱讚互聯網時代誕生了新新人類,媒體、廣告、思維方式、書寫方式和對於知識的掌握向更平等的方向發展,卻無法消弭最終的那一份不安和警惕。⑹或許我們需要回到網絡世界這個載體,考察這個網絡時代到底對於兩岸青年,特別是台灣青年對大陸的想像意味著什麼。
“擬像”變成真實的情況在歷史中不時發生,今日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它實現的方式不再是限定於狹小地域範圍的口耳相傳,而是來自於數位網絡,在數位網絡中它被撰寫、發表、散播,影響更多的人。個人誤解被放大,“擬像”代替真實,真實的中國大陸反而處於消失的狀態,正如布希亞所言:“虛擬時代、網絡時代對真實的謀殺,卻並不對真實世界何時開始存在多做思考。”⑺大陸已經改變,或者大陸某些一如既往的特性從未改變,但由於誤解,人們仍舊認為它變壞了、或者將對其的印象停留在過去的某個時刻,而非與時俱進。
置之不理是危險的,即使它是擬像,當“擬像”很容易通過網絡世界變成實在的共識之時,尤其需要解構它。無論是“認同政治”,還是“想像的共同體”他們可以多麼成功,或許我們仍舊不時需要回到物質世界中,回到現實生活中。
兩岸關係早已不是停滯在二十年前,台灣如今在中國大陸省級經濟體中位列第六,深圳市區域範圍的人均GDP已經超越全台平均;中國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在經濟成長中仍舊呈現開發中經濟體的趕超式發展,而台灣則早已進入成熟型經濟形態,大陸的前景、相通的語言文化為台灣青年進入大陸奠定基礎,大陸所具備的物質基礎亦為未來兩岸開啟和談、共同商定兩岸青年未來和國家命運製造共識。台灣內部紛繁複雜的政治和相對緩慢成長的經濟不是兩岸青年能夠改變的客觀事實,真實的交流才真正是兩岸青年力所能及的。
即便對於中國大陸的想像有種種普遍誤解,島內青年仍舊不乏理性的聲音,《遠見雜誌》在2018年2月發佈的調查顯示,台獨認同者下降、統一認同者上升,創下台灣近10年記錄,其中願意赴中國大陸發展者佔比36.6%,18至29歲青年願赴陸者為53%,同比增長10.05%。⑻台灣《經濟日報》2018年4月發佈的調查報告亦顯示,中國大陸為台灣人最想前往的工作地,在陸就業台灣人佔比超過在海外就業台灣人的總和,其中薪資優渥程度成為台灣青年前往大陸發展的主要原因。⑼
繼大陸國台辦出台《惠台31條》之後,廈門、福建、上海、寧波、天津等各省市均推出了自己的惠台政策,第一次實現了沒有中間者,沒有島內政黨、團體、機構牽線的直接惠台,受益者是一切願意瞭解中國大陸的青年,即便未來交流遇到碰撞摩擦,遇見矛盾紛爭,仍舊不能放棄交流,相信一切產生於實質交流中的矛盾,也能通過交往緩和消弭。
五、結語
無論個人政見、意識形態、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的差異,友善熱心的台灣人總是多數。在網絡世界的嘈雜與嬉笑怒罵中,真實的台灣卻並非如此,“擬像”的陰暗面並未影響到大多數台灣青年的日常生活,也難以動搖大陸市場巨大、充滿機遇的客觀事實。輿論可以被部分人物團體左右、塑造,以達成對其有利的結果。在這樣的非理性,或者是刻意為之的“擬像”中,真正的中國大陸並未隨之改變。或許這些“擬像”、想像可以創造出新的認同,但布希亞早已有言:“沒有什麼會徹底消失。”⑽無論是真實的大陸的形象、還是現實中的中國認同,在扭曲解構中國意涵的同時,亦會解構他們自身存在的狀態。沒有人能夠完全掙脫物質上的客觀現實,就像沒有人可以否認台灣41%的出口額源於對陸出口,以及長時間對陸出口順差帶來的龐大外匯。⑾
寬容的心、誠懇的交流態度也體現在筆者周圍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心中,這樣的善意可以克服大多數網絡中非真實的大陸想像。
相信最終由於誤解和扭曲而塑造的中國大陸的“擬像”走向瓦解,虛擬消散成為幻影。未來的兩岸交流中,大陸方面亦要跟上台灣互聯網的腳步,在大陸發展大陸與全世界互聯網Plus的時刻,不要忘記去理解台灣網絡文化的語境。依照台灣的閱讀、推送習慣撰寫文宣、敢於傾聽台灣青年不同的聲音,找到兩岸的分歧與共識,化解對立衝突。在兩岸青年更大規模的相互往來的基礎上,共同搭建兩岸網絡世界與兩岸青年交流的橋樑。
參考資料:
①Jean Baudrillard:《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1998
②Jean Baudrillard:《波灣戰爭不曾發生》,台北,麥田出版,2003
③Jean Baudrillard:《為何一切尚未消失》,南京,南京大學,2017
④Michel Serres:《拇指一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5
⑤Franco.Berardi:《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台北,時報,2016
⑥Waler Lippmann:《幻影公眾》,上海,復旦大學,2014
⑦Nicolas Carr《網絡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和閱讀習慣》,台北,貓頭鷹,2015
⑧Clay Shirky:《鄉民都來了 網絡群眾的組織力量》,台北,貓頭鷹,2015
⑨2017年台灣寬頻網絡使用調查 TWNIC公布:全國上網率達80%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4000111-260208
⑩《遠見雜誌》 2018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蔡英文執政關鍵調查:台獨創10年新低、統一創10年新高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286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⑪《經濟日報》 台灣人為何背井離鄉:https://money.udn.com/SSI/digital-news/2018/oversea-job/?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⑫大陸仍是台灣最大出口目的地!671億美元佔總額41%,ETtoday大陸,ETtoday新聞雲,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710/1209445.htm#ixzz5LN4BItpe
註釋:
⑴2017年台灣寬頻網絡使用調查 TWNIC公布:全國上網率達80%,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4000111-260208
⑵參考Jean Baudrillard:《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1998;Franco.Berardi對此亦有分析,參考《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台北,時報,2016,p17-18。
⑶張媛,讓·鮑德里亞的“仿真時代”——解讀《擬像與仿真》,《科教文匯》,200706,頁143-144。
⑷ETtoday新聞雲,72萬名台灣人赴海外工作 近6成去大陸、東南亞居次,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316/885600.htm
⑸Jean Baudrillard:《波灣戰爭不曾發生》,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p28。
⑹Michel Serres:《拇指一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5,p3-11。
⑺Jean Baudrillard:《為何一切尚未消失》,南京,南京大學,2017,P64。網絡文化下,亦有學者提出:網絡讓我們變笨,筆者以為,並不是網絡,而是先入為主的印象和缺少理性判斷讓觀點與事實不符。參考:Nicolas Carr《網絡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和閱讀習慣》,台北,貓頭鷹,2015。
⑻《遠見雜誌》 2018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蔡英文執政關鍵調查:台獨創10年新低、統一創10年新高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286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⑼《經濟日報》 台灣人為何背井離鄉:https://money.udn.com/SSI/digital-news/2018/oversea-job/?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⑽Jean Baudrillard:《為何一切尚未消失》,南京,南京大學,2017,P69。
⑾大陸仍是台灣最大出口目的地!671億美元佔總額41%,ETtoday大陸,ETtoday新聞雲,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710/1209445.htm#ixzz5LN4BItpe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11月號,總第25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