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曾告誡人們說,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制度之爭也是道路之爭,尼采早就給了我們答案。” 王海良說。
他分析說,在發展權方面,美方利用制度障礙出手,在科技發展領域遏制中國,突出目標是“中國製造2025”,實為一種貌似合理的“軟遏制”,可達到剝奪中國發展權的目的。這對中國來說,已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不是標的問題,而是本的問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我不能不說,中美關係拐點已現,中國面臨巨大挑戰。
王海良認為,美國要強加給中國高昂代價、對中國人製造困頓、給中國發展設置障礙,中國起而迎戰就不可避免。應戰也是偉大鬥爭的形式之一,也可以說,從國際現實和中華文化來看,中國人應戰總是多於主動挑戰。既已開戰,就得準備打持久戰,不能想著以戰止戰,立竿見影,而要準備好以較低代價爭取較好結果。“你一定要殺我一千,我必須傷你八百,沒有零和博弈。”
當然,王海良表示,應戰不是不自我調整和反思改進,更不是轉向閉關守舊,而是堅持正確的,革除老舊的;也是與更多夥伴交流合作,兼顧內外和各方利益。關於如何應戰,各種見解都可能受到關注,有的高見定會被決策者采納。對此,我們有理由保持信心。
王海良提到,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指出,特朗普在把美國變成一個淩霸者,而淩霸所收到的效益遠低於他的想象。馬克思早就說過,歷史是人類自己創造的,但他們並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我們應該相信馬克思,而他的同鄉特朗普可能莽撞闖進了任性創造歷史的誤區。
對於一些分析者斷言,這場貿易戰最後贏家一定是中國,王海良認為,他不能確定這一點,“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強大。躲過特朗普的亂刀,中國必將更加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