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在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主題展上,一款智能機器人與參觀者互動。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重要的科學和技術發展必將培養民族自豪感。盡管如此,中國在某些方面對成就的炒作帶來了不切實際的信心和期望。正如一家有影響力的報紙的主編最近警告的那樣,這個國家在發表浮誇的言論之前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追趕。
香港《南華早報》7月16日社論《盡管取得進展,中國仍無法在高科技領域孤軍奮戰》,文章說,《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的講話是提醒人們要腳踏實地的原因。他在一個論壇上說,盡管中國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對更先進的國家構成重大挑戰之前,還有很多障礙需要克服。他認為,這一差距應該是常識。然而,還是有人在過度吹噓中國的成就。於是,很多人便錯誤地認為,中國已然是一個科技強國。
毫無疑問,近年來內地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飛躍。龐大的高速鐵路網絡,通過智能手機購買和支付大部分商品和服務的能力,以及面部識別系統和電動汽車的普及,使得其他國家看起來有些落後。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以及在量子計算、航空和武器方面所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僅舉幾例,已引起全球關注。這些情況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的全球創新指數中已有所反映,中國從去年的第22位躍升至第17位。
不過正如中國領導人所強調的那樣,仍要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技術是全球化的,任何國家都難以實現自給自足。中國面臨著特殊的挑戰——缺乏科學理論知識和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