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被認為正處在中美科技競爭的最前沿。圖為南京的一處科技工業園。(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網站) |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本世紀頭10年,許多美國人,包括經常以自由貿易支持者自居的人批評中國的工業產出遠超多數競爭對手。當時,中國不僅被批工業產出超過美國,還被批工資水平太低,以及工業產品開發和高科技發明方面沒有創新。
“歐亞將來”網7月14日載文《中國做了美國要中國去做的,然後遭到了美國指責》,文章說,現在,中國的工資水平不斷上升,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在新的產業模式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這意味著中國正快速從一個生產大國變為創新、發明與生產技術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混合型經濟體。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現在所做的其實正是本世紀初許多美國人想要中國做的事。中國不再單純與其他國家競爭工業產出,現在中國站到了科技創新的前列。這意味著,今後幾年和幾十年,下一個治療某種可怕疾病的重要藥品、下一個使汽車更安全、更高效的汽車創新以及下一代機器學習技術和設備都可能出自中國。
過去10年來,中國在生產高質量電子和汽車產品方面不斷進步,但西方媒體鮮有報道。如今,許多中國品牌出現在世界各地,只是推廣不及日美歐品牌。中國領導人大力推動創新與中國勞動者工資水平上升的總體經濟趨勢相一致。中國不再是工資低、數量大的經濟體了。論工資水平,中國甚至高於部分南歐、東歐國家。所以,自然而然中國會轉型創造更專業化、更優質的產品。
這種現實環境中,那些想要嘲笑中國經濟進步的人得找新的說法了。他們還得解釋一個事實,即在新自由經濟體,創新往往意味著中產階級就業、收入和財富的損失,而在中國卻相反。這是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管控性,國家將創造的財富重新投資於國民。這也是自動化增加并未像在傳統的新自由經濟體那樣給中國帶來負面影響。中國高質量、高科技和人工智能革命的結果卻繼續受到來自美國的批評。分析當代美國對中國的批評可以得出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即美國政治領導人其實并不關心中國自己的發展目標,他們以前只是裝得好像關心一樣。現實中,美國的中國批評者巴不得中國力爭全球創新領先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