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科技之爭是中美貿易爭端的核心所在
科技是人類歷史進步的重要杠杆。從機械革命到信息革命,人類社會靠兩次科學革命、三次技術革命不斷向前。在世界科學轉移過程中,不論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無一不是依靠抓住某次關鍵的產業革命機遇而成功崛起,最終成為世界的科技與經濟中心。日本科學史學家湯淺光朝提出,當一個國家的科學成果數量占世界科學成果總量的25%時,就可以稱之為世界科學中心,並認為歷史上的5次世界科學中心轉移平均維持時間為80年左右。⑤按照這規律,2000年前後,美國作為世界科學中心地位將受到新興勢力的挑戰,而這一挑戰者正是中國。儘管在高科技領域總體上美國遠超中國,但在部分領域裡,中國表現出來大有趕超美國的勢頭,所以處於維護全球領先地位和國家安全考慮,美國將盡一切努力,保持在科技領域對中國領先10年到20年的優勢。近些年來,中國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和先進科學技術,引發美國關注和警惕。作為即將到來的新技術革命的核心技術5G技術,是當前各科技大國競爭的焦點。目前中國華為的Polar、美國高通的LDPC,以及歐洲法國企業的Turbo編碼方案正就5G的規格標準展開激烈競爭,若成功打擊華為發展5G技術,最大得益者相信會是美國高通。美國近期更呼籲盟友避免使用華為的電訊設備。現時澳、紐已禁止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英國電信集團(BTGroup)、日本政府及其三大手機營運商亦棄用華為。
(三)中美爭端將向多領域、全方位方向擴展
其主要原因是美國2017年年末和2018年年初發佈的一系列國家級報告中,均明確把中國作為“競爭對手”,為此未來美國對華政策將從過去的合作為主、競爭為輔,轉變為競爭為主、合作為輔。具體而言,除經貿領域將對華採取更加嚴格的限制和打壓之外,還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我進行制約:
一是在高科技領域對華實施嚴控政策。通過“長臂管轄”會直接威脅中國企業行為。所謂“長臂管轄”即無論發生地在何處,任何人衹要滿足了“最小聯繫”(衹要和美國發生了任何聯繫,哪怕僅僅是電話、郵件或銀行轉帳)美國都具有管轄權(判罪),中國所有企業都會面臨中興式的危險。
第二,在中美文化教育科技交流以及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敏感戰略問題上,不時敲打中國,以施加壓力。如,美國正在討論及偶爾出現的對中國學者和學生的限制。
第三,美開始有計劃、不間斷地塑造孤立中國的國際經濟環境。如日前剛剛簽署的《美墨加協議》中明確規定了成員國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經貿活動的限制。
第四,美國力推“無中國”5G佈局。在美中政治競爭愈來愈激烈的情況下,將迫使美國的盟友選邊站,積極推動其全球盟友與合作夥伴警惕華為。最近美、日、澳對華為的安全性爭議逐漸蔓延到歐洲,包括法、德等都採取舉措檢視華為。
(四)“部分脫鉤”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
中美貿易爭端在兩國首腦阿根廷共識之後的90天裡,經過多輪交鋒,雙方相互徵稅的狀態可能結束,但因在某些結構性改革問題上爭議續存,並在短期內難以達成共識,因此未來中美經貿領域出現“部分脫鉤”的可能性是客觀存在的。其中主要包括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中國對美直接投資、跨國併購,美國在多邊和區域自貿協定排斥中國等。這些問題可能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都將存在於中美兩國經貿關係之中,因此未來如何擴大中美之間的合作面,縮小和管控好分歧面,將是擺在兩國之間的重要課題。
四、中國經濟“底氣”與對策思考
美國對華政策的質變是2018年全球形勢的突出事件。中美貿易爭端引發的全球性震動也是近年國際形勢中所罕見的。在此嚴峻的國際環境中,中國經濟不僅不會被擊垮,反而會加大改革和調整力度,實現更健康的發展。
(一)中國經濟的“底氣”有能力穩住陣腳。一是當前中國經濟總體運行平穩,即便有所放緩也是我在結構調整過程中的預期之中的良性回檔,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中國經濟有望進入“高品質”發展的快車道。二是內需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上升。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4%下降到2017年的33%,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例,也從2007年的約10%下降到2017年的1.3%,經濟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不斷增強。三是中國經濟體量顯著增加,對美市場的依賴下降。2017年中國GDP達12.24萬億美元,為美國GDP的63.2%。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17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5056.0億美元,占中國GDP的比例僅4.13%。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25415億元,占中國GDP的3.42%;2017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29103億元,僅占中國GDP的3.52%。四是中美貿易的特點之一是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結構中有相當部分是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即使加徵10%的關稅後進口商仍然有利潤空間,不大會終止進口。2018年秋季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到會採購的美國客商達11929人,同比增長7.85%。⑥
(二)維護中美經貿合作的平穩發展符合雙方利益。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有必要更加主動地思考如何處理與老牌發達經濟體之間的關係。合作與競爭並存是中美關係的常態,但中美不應做對手,更需當夥伴,中美經貿有著較強的互補性。中美兩國出現摩擦是正常的,需要雙方通過理性對話來解決。美國幾家知名民調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超過了50%,達到了近30年來的最高水平。摒棄“零和”博弈陳舊觀念,積極推進兩國廣泛領域的對適合作,是中美經貿關係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中美雙方應在能源、農產品、醫療、高科技產品、金融等領域加強貿易合作,特別在農產品領域有著較強的互補性。這既可以推動中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滿足人民的需要,也有利於美方削減貿易赤字。與此同時,中國需要進一步營造穩定有利的貿易環境,加強與不同經濟體和國家的貿易自由化建設,強化與周邊國家之間的自貿區建設,發展與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多邊貿易關係,推動建立多邊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加速完成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三)提升高端工業製造能力是中長期目標。中美貿易爭端暴露出我很大的問題是,中國的工業體系還有相當的脆弱部分。美國對中興通訊的制裁,立竿見影一箭“休克”,說明中國在某些領域對核心技術的掌控能力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事實上,目前中國除了人工智慧(AI)、超級電腦、航天、生物科技等少數幾個領域世界排位領先之外,總體上說中國工業缺少核心技術,尤其是原創性技術。衹求大,衹求全是遠遠不夠的,過去40年是中國追求速度的時段,那麼未來中國必須轉向,變求速度為品質,變求大而全為高精尖。加快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深入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培育形成一批創新能力突出、全球技術領先、品牌影響力強的創新型骨幹企業。回顧大國崛起歷程,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一定是中高端產業的崛起,僅僅靠中低端參與國際競爭很難具有可持續性。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是確保中國崛起的迫切之路。此外,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少說多做”,埋頭苦幹至關重要。美之所以對我“工業製造2025”下死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說我在此規劃中預期屆時將佔有世界多少份額,美認為這一舉措不僅“動了他的蛋糕”,也將對其技術領先優勢形成威脅。拿尚未實現的夢想“嚇唬人”對我有害無利。
(四)深化改革加速開放是新時代中國對接世界的戰略需要。中國經濟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比較深入地融入到了世界經濟之中。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未來世界經濟兩大趨勢:一是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會改變,二是以規則為導向的新的國際經濟秩序正在構建之中。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美之戰是“改革之戰”,這個改革包括對內、對外兩方面,國內是如何深化改革的問題。包括幾個方面:
首先是簡政放權。“小政府、大企業”始終是市場經濟國家的共同追求,中國經濟已經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而且是越來越重要的部分,衹有不斷地減少行政干預,把有關經濟運行方面的事務,越來越多地交給市場,才能更加符合市場經濟國家的要求。二是改善營商環境。中美貿易爭端的負面影響將在今年集中表現出來,如何留住並繼續吸引海外資本,這對當下的中國經濟非常重要。三是通過財政補貼和減稅等政策調整,增加中小企業活力和國民個人收入,擴大中國內需市場,對沖外部市場的局部收縮。四是通過加大投入,加強自主科技研發,為中國產業競爭力的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術基礎和動力。
其次在對外開放層面,一是要給出相關行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時間表,特別是對“入世”時曾經承諾過的行業,既是解決國內行業壟斷經營問題的需要,也是讓世界瞭解中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體現。二是拿出讓“競爭中立”原則儘快落地的具體方案,這既是外方認為我企業始終在參與“不公平競爭”的問題所在,也是制約我參與亞太地區高水平自貿區協議的關鍵所在。三是進一步推動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利用中日關係轉圜的時機,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儘早達成。四是通過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開放和深化“一帶一路”建設,擴大我對外經濟交往,加強和固化與世界各國的自由貿易。五是關於WTO改革,西方國家現在正在緊鑼密鼓協調改革方案,重點是針對“發展中國家”身份,以及“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等問題。我應積極準備方案,以防被動。
有名家稱,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存在“修昔底德陷阱”,也有人認為,這一陷阱衹是人為所致,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隨著各國之間相互關係的不斷加深,與時俱進的中美兩國,應該找到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
註釋:
①(英)“特朗普威脅要讓美國退出WTO”FT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9214?archive#adchannelID=5000
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成員國GDP統計資料,參見國際貨幣基金網站https://www.imf.org/external/chinese/index.htm
③《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中國政府網2018年9月24日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638292/1638292.htm
④新華社華盛頓3月12日電新華網2018年3月13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4788383330103929&wfr=spider&for=pc
⑤董光璧知識創新環境相關的歷史檢視: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科學》2015年1期https://wenku.baidu.com/view/77ba091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7.html
⑥《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網站2018年10月16日http://www.cantonfair.org.cn/html/cantonfair/cn/info/2012-10/21240.shtml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3月號,總第25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