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的種族隔離、歧視性住房政策使許多非洲裔美國人生活在人口密度更高的地區,在那裡保持社交距離更困難。此外,一些非洲裔美國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往往不如其他族裔,面對疫情時更難接受必要防疫信息,陷入經濟困境時也較難靠自身技能脫困。”孫成昊指出,同時,一些美國政客採取一種製造分裂的態度解決問題,導致更大程度的社會撕裂。
“當下的美國顯然不是一個‘大熔爐’,而更像一塊雜亂的馬賽克拼圖。”孫成昊說。
還有分析認為,“弗洛伊德之死”是一個“導火索”,在激起人們對暴力執法、種族歧視憤怒的同時,也加深美國民眾對政府抗疫不力、生計難以維持的怨氣。俄羅斯《觀點報》引述專家觀點稱,目前美國經濟形勢岌岌可危,疫情導致4000萬人失去工作,這是一個超過任何時期的紀錄。“仔細觀察明尼阿波利斯騷亂就會發現,白人也加入了抗議隊伍,他們反對警方胡作非為,並同樣對社會經濟形勢不滿。”
“治不好的痼疾”
“弗洛伊德之死”點燃的怒火正從美國蔓延全球。近日,在英國、德國、加拿大、新西蘭、巴西等多個國家,許多民眾手舉“種族主義才是真正病毒”“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等反對歧視的標語,聲援在美國的抗議活動。社交媒體上,近百名歐美明星自發發出純黑照片,力挺“黑人的命也是命”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