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組織夜間實彈射擊訓練的是一營。聞著射擊場上的硝煙味,營長鄒宜毫無困意。他說,對照考評內容,全營很多官兵夜間多姿勢射擊都存在短板,“考評逼著我們把漏訓的課目抓緊補回來”。
就在這個夜晚,同一片星光下,機關大樓有16間辦公室依舊亮著燈,17名首長機關幹部也正在進行等級考評的備考訓練,其中包括3名旅常委。
宣傳科幹事王洪報考了二級參謀軍官。按照這個標準,以前作訓參謀要掌握的技能,現在成為所有機關幹部的必考課目。為了實現目標,他常常“抱著一張圖,一繪到深夜”。
“從要我訓到我要訓,變化仿佛就發生在一夜之間。”榴炮一連連長陸鬆感慨。一個周五的晚上,熄燈後陸鬆查鋪查哨時發現,下士黃本昊不在宿舍,而是在學習室加班背記炮兵專業理論。
“以往在這裡可很難看到他!”黃本昊是連隊有名的“頑童”,訓練水平不高不低,“叫外賣、玩手機很有勁,到了訓練場卻常打蔫兒”。為此,陸鬆和指導員沒少做他思想工作。沒想到,等級考評推開後,黃本昊跟著同年兵一起報考了專業二級,主動加班學習補短了。
更多的變化也在悄然發生——
“一個馬扎”變成了“兩套衣服”,這是機動通信專業中士侯文傑走上訓練場時的體會。他坦言,過去訓練,老士官都會帶著馬扎,“老兵看一看,新兵一身汗”;等級考評推行後,對照定級標準,每個人都看到了差距,紛紛主動凑上去練,“一天下來至少換兩套衣服”。
“兩套衣服”變成了“一個馬扎”,這是計算機網絡專業下士吳愛才在訓練場上的新發現。吳愛才說,過去搞訓練,體能課目是大頭,一天跑跑跳跳下來,至少汗濕兩套衣服;如今等級考評更注重考查專業訓練課目,方艙裡一坐大半天,反而是訓練常態。
給每個人都定個級,其實不容易
“構建精細化的訓練管理模式,還有很多精細的工作要做”
在這場訓練定級考評中,其實並非每個人都能順利定出個專業訓練等級。進入實際考評環節後,旅作訓科科長張鵬發現,“給每個人都定個級,其實並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