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社評:中美奧運金牌榜之爭折射大國競爭
http://www.crntt.hk   2024-08-13 00:18:40
 
  1928年,中國人第一次參加現代奧運會。近百年來,中國人參加奧運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擺脫“百年屈辱”,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復興歷史。1932年,劉長春孤身漂泊,參加洛杉磯奧運會。彼時《大公報》發表評論:“我中華健兒,此次單刀赴會,萬里關山,此刻國運艱難,願諸君奮勇向前,願來日我等後輩遠離這般苦難!”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重返奧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舉拿下15金,令全球華人為之振奮--這是徹底擺脫“百年屈辱”的振奮,是中華民族正在重新崛起的榮耀。

  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以後的10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獎牌總數從第7位逐步上升,從2008年以來已經連續5屆名列第二。這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世界上的排名的上升軌跡基本吻合。這絕對不是巧合,開展競技體育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研實力做支撐和後盾。正因如此,競技體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體現的就是綜合國力。美國《新聞週刊》稱“中國現在正尋求成為衹有美國和前蘇聯才能達到的全球體育超級大國”,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全球地緣政治實力變化的現實。

  每當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時,就有各種奇談怪論冒出:中國金牌靠的是舉國體制,是用金錢堆出來的;中國人劍走偏鋒,專揀西方人不練的小眾項目;拿那麼多金牌有什麼用,不如把錢用於民生等等。這些奇談怪論迎合的也正是西方媒體的敘事方式,其潛台詞是:市場模式才是正確的,民主制度才是有效的,西方人種才是優秀的。

  在美中大國競爭的過程中,美國人最憂慮的正是所謂的“中國模式”--在國家扶持下,進行市場競爭,通過集體協作,取得關鍵突破,實現彎道超車。如同電動汽車的異軍突起,在奧運賽場上,中國體育項目的全面開花也是如此。在跳水、乒乓球、羽毛球、舉重、射擊等所謂“小眾”項目上,通過舉國體制選優拔尖,合力攻關,強化集訓,率先取得突破,並長期保持世界領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開放交流,中國人終於也可以在網球、游泳、田徑、花樣游泳、藝術體操、花樣滑冰等西方人長期主導的項目上奪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